虾仁怎么炒才好吃,听听炒了一辈子河虾的厨
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465350.html 苏南无锡临太湖,倚长江,自古不缺水货,新鲜的,鱼虾,蟹,鳝从来不绝于无锡人的饭桌,老一辈无锡人吃虾,哪有现在年轻人的豪气,动不动就龙虾大餐,最不济的也要皮皮虾走起来”。那时吃虾以河虾湖虾为好,老辈人认为只有河虾才有滋阴补阳的功效,虾还是越小越好,最好的虾,长不过小指,鲜活出水,加香葱,姜片,入水煮至红色透明状,捞出剥壳来吃,鲜甜味美,更有好吃之人,碗里倒入高度白酒,活虾直接倒入,盘子扣上片刻,几分钟后吃到了可口的醉虾。活虾不是天天有的,吃不到鲜活河虾,就迁就着吃炒虾仁咯,谁家办事摆宴席,如果没有一盘好的虾仁,就是不懂行情,一大盘虾仁上桌,虾肉厚实,芡汁浓滑,不等动筷子,先得到几声赞赏之声。 可是虾仁这样炒是暴殄天物,好的炒虾仁应该一次十几个,入锅一晃,一铲,三铲就起锅了,虾肉晶莹剔透,这才是好虾仁啊。说这些话的是我们乡下的曹师傅,既然是厨师,后来大家就叫他炒师傅。炒师傅是个不做班的流动厨子,不是餐馆不请他,而是他自己说闲散惯了,不想受那些约束。炒师傅有道拿手好菜,鲜炒河虾,附近的厨子都拿不下来,而他一锅可出十盘虾仁,薄油薄芡,不糊不生。但是他却说道,虾仁还是要炒小盘才是正道。 有次一个远房堂哥的孩子摆满月酒,堂哥是炒师傅的寄名干儿子,炒师傅赶来帮忙,在自家院里摆桌宴客。晚上宾朋都散了,就几个亲戚在席后搓麻将嗑瓜子时,炒师傅多喝了几杯,兴致很高,几个人不住的夸他虾仁炒的绝佳,他不经意的说出上面的话。他的故事经历也是亲朋一句两句的凑了出来。 炒师傅少年时就出门学艺,为了一口饭吃,那时旧时的饭馆已近合并,饭馆内的老师傅们对小徒弟几番交代,虾仁要小盘出出菜,一次少量虾仁,才能受火均匀,又不会过火,师傅的话不可不听,尽心尽力学会了师傅大部分手艺,当然包括小盘炒虾仁。然而炒师傅出师时,全国搞公私合营,以前的私营老板都隐居家中,来吃馆子的是革命群众,或是人民的公仆,哪有过去老板们的饮食经历,虾仁就从一次一盘,两盘,三盘到了后来十盘也可以一锅出了。炒师傅也因此在圈内小有名气。 炒师傅不是不听老辈大厨的话,年轻人也有年轻人的想法,大锅出菜,也没有觉得不好,小锅出虾仁也没有觉得好到哪里,随意了,大锅方便撒。 过两年,机关食堂开始营运,需要厨艺不错的师傅,炒师傅被征了去,机关人多,大锅炒虾仁又快又好吃,来得晚了就吃不到咯。附近单位的好吃之徒也常来蹭吃。闲话说,还是集体生活好啊,这大盘虾仁就是香,过去那一盘一盘的炒虾仁哪有这味道,像是喂猫呢。 再后来老干部疗养院建立起来,需要从机关食堂调一个手艺好的厨师到疗养院拿大勺。据说有个高位老干部要求的特别刁,新到厨师要会做白灼狮子头,嫌弃红烧的有酱油的酸气。还要会做小盘炒虾仁,嫌大锅炒的腻,没有鲜味。经过筛选,炒师傅是唯一合适的厨师。 自从跟了老干部们以后,炒师傅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都大为改善。不说是锦衣玉食,但也是温饱不愁。后来嘴刁的大干部想办法把炒师傅调进自己的家里,成了专用御厨。一混十几年,十几年的一起过日子,炒师傅也到了不怎么爱吃肉的年岁,也开始懂得喝上好的清茶,吃时鲜鱼虾的妙处。以前师傅说的各种好处,现在慢慢品了出来。也终于知道大锅炒虾仁确实没有小锅出的虾仁味美。 至于炒师傅怎么混到乡下讨食。很简单的,他跟随的嘴刁老干部后来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需要到组织交代一下问题。作为家里的工作人员也要配合组织参与调查,一日三餐吃什么,怎么制作,说的一清二楚,后来调查人员一句话让炒师傅汗流浃背,背后生凉,那句话是,某某生活奢侈,腐化。背离了人民群众。 后来作为小灶厨工,被分配去了其他单位,生活条件大不如前,问题是拿手的炒虾仁再也没人找他加工过。反倒是有人时不时的指指点点,说这就是那个致使领导腐化的厨师,炒虾仁把领导都炒进了班房。现单位的领导也是避嫌,工作餐也不劳炒师傅的大驾,随便吃吃就算了。 干了一段时间,炒师傅自己申请下调到乡下的街道加工厂,后来工厂效益不好,分流,炒师傅就干起了私厨,再不济,手艺没有荒废啊。 亲戚们的三言两语,加上炒师傅微醉的口吐真言,算是把炒师傅坎坷前半生概括了一下。看着他满脸沧桑的表情,听着他断断续续的的解释和争辩,觉得炒师傅是不是多喝了两杯,有点微醉。可当我央求他再下手炒一小盘虾的时候,他没有一句拒绝,起身走到灶台,哪有酒醉的感觉,手法到位,三下两下,一盘晶莹剔透的炒河虾呈现在我们面前。确实是我吃过最味美的河虾,没有之一。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ozhoulongxiaa.com/azlxjz/11589.html
- 上一篇文章: 视频扒虾撸串喝啤酒高青清水小龙虾点燃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