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邱明

被誉为天下第一崮的抱犊崮,既是沂蒙七十二崮之首,也是鲁南最高峰。临沂市兰陵县下村乡境内,座大小山头环列抱犊崮周围。耐寒耐旱又耐碱的酸枣,顽强扎根在这些大小山头。

年4月,山东出版集团王广健、郑兴德、董卫东等3名第一书记被派驻这里。近两年的时光,他们就像酸枣一样,在抱犊崮下生根结果,让曾经落寞的山村泛起希望之光。

“工作经验相对多一些,家里也没牵挂。”组长王广健说,他们这组人,在山东省第四轮省派第一书记中平均年龄最大,其中郑兴德是*转干部,董卫东曾有过援疆经历,还参加过上一轮省派第一书记,所以他们这组人“皮实、耐折腾”。

年8月份,在台风“利奇马”袭来之前,下村乡遭遇强降水。“大约7、8号的凌晨4点钟,一个响雷把我们惊醒了。”董卫东回忆,强降水引发山洪,醒来后他发现宿舍外的北墙下已经水流如注,积水也开始向宿舍内倒灌。来不及抢救室内物品,他和王广健、郑兴德赶紧往村里赶。“我们宿舍位置比较高,村子靠近山沟河谷,宿舍都进了水,怕村里群众扛不住。”洪水冲毁了道路,他们三人沿着山绕行,及时进村组织村民转移人员和物资。驻村不到四个月,他们的“皮实”经受住了台风的考验。

王广健和郑兴德、董卫东分别进驻娄山村、马山村、孟渊村,都在抱犊崮东侧。“抱犊崮有深厚的红色基因,我们来到这里既是完成第一书记帮扶使命,也是寻根。”王广健介绍,年9月初,八路*师主力一部进入鲁南山区,与鲁南特委和鲁南人民抗日武装会合,创建了以抱犊崮为中心的鲁南抗日根据地。山东出版集团下辖的新华印刷厂、山东画报都是革命战争年代在沂蒙老区成立。

“于情于理,我们都要把各自包帮的村子带好。”入村第一天了解完情况回到乡驻地宿舍,3名第一书记不约而同提起他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通勤工具。3个进驻村距离宿舍最近直线距离也得7公里。“原本想买电动自行车,后来发现村两委成员们也大多没有车,去乡里县里都比较麻烦。”郑兴德说,山村相对闭塞,入村前他们仨人就想过,一定要多带村“两委”走出大山看看先进村的变化,再一合计,干脆每人买了一辆二手私家车,既是各自通勤交通工具,也能提高村里工作效率。“分几批带着40多人到九间棚考察金银花产业,回来后就搞起了合作社。”

下村乡紧靠金银花之乡平邑,种植条件与平邑差别不大,王广健把金银花作为助农产业引入娄山村,到年底已发展种植面积两百多亩。并依托合作社筹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立体智能大棚。“上下分4层种养,上边蒜*、芹菜等蔬菜,底层养小龙虾等水产,种养、收割、包装全部自动化,一个大棚一年保守估计挣15-20万。”

郑兴德利用60万元专项资金在马山村建起光伏发电站,当年并网发电,年收益达10万元,并在年3月份再次利用专项资金投入到下村乡 府牵头兴办的现代农业高效大棚项目,预计每年将为村集体增收5-8万元。

董卫东则结合兰陵县开展的“四雁工程”,在孟渊村建设“归雁小镇”,吸引致富带头人回乡创业,目前已入驻木风寨木业、洪泓木业、肉牛养殖等企业,以及山东中烟集团*烟种、烤、销一体化项目,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让村民在家门口稳定就业,实现帮扶工作由“输血”向“造血”转变。

为解决村民夜间行路难,山东出版集团的第一书记们利用财 一事一议奖补资金,为各自所驻村安装了太阳能路灯,还建起了乡村大舞台,组织起演出队。曾经一黑天就陷入落寞的山村,第一次如夜空繁星倒映,让走在富裕路上的村民们多了生活色彩。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ozhoulongxiaa.com/azlxyz/12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