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要务之高质量发展面对面版纳实
白癜风治疗方法 https://m.39.net/disease/a_9084749.html西双版纳州有着丰富的淡水资源和渔业资源天然鱼类种类达种,占全省鱼类总数的27%年鱼苗总产量亿尾,占全省亿尾的61%西双版纳实施水产种业振兴打造云南省水产种业高地和我国渔业“南繁”理想之地15:50打造渔业“绿色芯”深耕“水上粮仓”完整视频年11月,西双版纳举行了一场重要的增殖放流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共放流了万尾鱼苗,包括丝尾鳠、大鳞四须鲃、傣鲤和中国结鱼等品种。这些活动有助于改善澜沧江水生生物的栖息环境,同时也是中老两国在生态保护和区域合作方面的优秀范例。自年以来,中老两国已累计开展了13次类似的联合执法和增殖放流活动,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准备在老挝南塔省放流的鱼苗来自来自“西双版纳云博水产养殖开发有限公司”。“云博”目前是云南省拥有鱼类品种最多、设备最齐全的国家级良种繁育基地,拥有鱼类亲本85种,其中大宗淡水鱼及名优品种19种,澜沧江土著鱼品种66种。近年来公司为了保护澜沧江渔业资源,累计自筹科研经费余万元及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以开展澜沧江土著鱼的救护、收集、驯养、繁育研究等工作。年,“云博”成功繁育出第一种澜沧江土著鱼——丝尾鳠,实现了土著鱼繁育成功零的突破。如今,曾经濒危和稀有的多种澜沧江土著鱼在“云博”都实现了人工繁育,留住了根脉。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昆明马街附近的乡民开始利用昆明电厂排放的热水养殖罗非鱼,并由此开创了昆明的名特小吃“马街蘸水鱼”。如今,再提及罗非鱼,西双版纳成为了绕不开的地方。西双版纳州水温常年在18-22℃,非常适合养罗非鱼,养出的罗非鱼肉嫩、基本没有土腥味,年,全州罗非鱼苗产量7亿尾,居全省第一,现已成为全省及周边国家重要的罗非鱼苗供应基地。西双版纳普文镇,有着全省最大面积的“罗非鱼”池塘养殖基地,这里养殖的罗非鱼,十条有七条都供往了昆明。提早生产、全年持续生产,反季销售、错峰销售是西双版纳水产苗种产业的最大优势。除“黄颡鱼”之外,西双版纳州还在反季加州鲈鱼、台湾泥鳅、罗氏沼虾、澳洲淡水龙虾等名特优产品、特色养殖上大力发展,无论是苗种生产规模、选育技术、基地建设方面都领跑全国,成为淡水渔业的“南繁基地”。红螯螯虾,来自澳洲,因为体呈蓝绿色,也被人叫做“澳洲蓝龙”,是目前世界上最名贵的淡水经济虾种之一。有很多人误以为这是大号的“小龙虾”,但在水温22-31℃下,饲养6-8个月,红螯螯虾的体重能达到-克,出肉率是小龙虾的一倍还多。在省水产站的支持下,年在景洪市大渡岗乡高粱村开展了60亩“稻+红螯鳌虾”共生试验,获得成功,实现了稻虾双丰收,亩均增收元,比传统的稻鱼轮作增加效益元,效益的大幅提高,为稳粮增收找到了一条新路子。近年来,西双版纳州初步形成了“集中繁殖、分散培育、就近供应”的产业体系,并建成了“强优势”“补短板”“破难题”三大阵型的企业集群,不仅提升了当地渔业的经济效益,也为云南省乃至全国的水产种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云南渔业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张亮丽的名片。节目简介为大力宣传好云南优质企业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新实践、新成果、新经验,为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上作出的成绩贡献,呈现一个充满活力和机遇的云南。云南广播电视台策划推出高质量发展亮点工作常态发布栏目《第一要务》之“高质量发展面对面”。该节目围绕云南省“”战略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切入点,深入走访一线,对话企业代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ozhoulongxiaa.com/azlxyz/15104.html
- 上一篇文章: 简单美味,家常虾尾走起豆果美食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