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干货文章,文字有点多喜欢的朋友可以保存后再看

无脊椎动物饲料

很多无脊椎动物都可以作为肉食蜥蜴的食物,很大一部分我们可以自己在家培养或者是去市面上购买。

最常见的无脊椎动物饲料当属蟋蟀和蟑螂。还有一些其他无脊椎动物也可以当作饲料喂养,其中包括*粉虫,大麦虫,苍蝇,蝇幼虫,蝇蛹,桑蚕,白蚁,蚯蚓,蚱蜢,蜘蛛,果蝇,小龙虾,小虾,蜡虫和其他野外昆虫。

以上饲料都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其中有些还存在着特殊的用途比如蚱蜢和白蚁。如何正确的用这些饲料去喂养我们的蜥蜴以及如何繁殖它们会在下文中提及。

蟋蟀-家蟋蟀

蟋蟀作为无脊椎动物饲料的主力 负责了70%到90%的小型以及中型爬行动物的日常饮食。因为在人工条件下很难满足爬行动物在野外的饮食条件,所以蟋蟀作为日常饮食的主力 实属无奈之举。蟋蟀有着最低的脂肪含量,不错的蛋白质含量,但是钙磷比却非常不平衡。为了避免钙磷比的不平衡,我们可以在日常喂养蟋蟀的时候多给它们喂含钙高的食物或者在喂食爬行动物之前在蟋蟀的身上撒上钙粉。

正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喂食活的蟋蟀或者是刚刚死亡的蟋蟀。当然也可以冷冻或者是慢烤蟋蟀来人工制造一些易消化的混合食物。慢烤蟋蟀的步骤很简单:首先将活蟋蟀放置在容器里然后放置在冰箱里冷冻几小时,接着把冷冻过后的蟋蟀铺满在烘培纸上,高度大概两个蟋蟀的厚度,然后把烘培纸放在托盘上,烤箱设置65度,把托盘放入烤箱烤几个小时直到蟋蟀完全脱水,最后把脱水后的蟋蟀放置在低温,干燥,密封的容器里。

蟋蟀体积(从左到右)雌性成体,雄性成体,3/2,1/2,1/3,25天,20天,10天,针头。

蟑螂

蟑螂作为仅次于蟋蟀的第二大无脊椎动物饲料同样满足了很多爬行动物的日常需求-特别是一些大型蜥蜴(因为蟑螂的体积比蟋蟀大很多)。在国内,大多数当作食物的蟑螂当属杜比亚,杜比亚蟑螂是蜚镰目中体积较大的昆虫之一。成虫体长35一40毫米,黑褐色,雄性翅长于腹部末端,触角较长,前胸背板中间有较大的半圆形褐色斑纹;雌性翅退化为翅鞘,残余背部两侧,雌雄皆不能飞行,攀爬运动能力极弱,完全不能攀爬光滑的垂直表面。

蟑螂的营养数据很难去获得,但是蟑螂的多样性成为了很多饲养员选择它们的原因,其中就包括肉翼比率(meattowingratios).总的来说,蟑螂的脂肪含量比蟋蟀要稍微高一点,蛋白质要少一点但是钙磷比要平衡一点。同样钙磷比也可以通过给蟑螂喂食含钙量高的蔬菜或者在喂食前撒上钙粉来平衡。

蟑螂体积:1/3,1/2,2/3,刚蜕皮的2/3,成体。

*粉虫-tenebriomolitor

*粉虫被很多新手当作主要的动物饲料,但是它们非常不适合大量喂食,因为*粉虫的脂肪含量特别高,钙磷比特别不平衡。它们坚硬的壳质外骨骼非常难以被消化。

过多的喂食*粉虫可能会导致爬行动物患上代谢性骨病(MBD)或者肠胃的堵塞。所以在日常喂食中,*粉虫的含量应该不高于10%并且一些小型爬行动物应该避免食用*粉虫。虽然它们不适合大量喂食,但是偶尔当作零食或者拿来做肉饼(meatmix)也是不错的选择。同样钙磷比的含量也可以通过撒上钙粉来平衡。

*粉虫的成虫也可以当作饲料——它们有着高蛋白质含量,低脂肪含量但是钙磷比也同样不平衡。*粉虫蛹的营养含量和*粉虫大同小异。

大麦虫-Zophobasatratus

大麦虫和*粉虫很相似但是大小是*粉虫的三四倍。相比于*粉虫它们的脂肪含量更高,钙磷比稍微要好一点。同样它们也只适合偶尔的喂食。一些饲养员建议在喂食之前把大麦虫的头部去掉,因为它们的咬合力还是比较强的。

*粉虫大麦虫体积对比:上面为大麦虫,下面为*粉虫。

蛆,苍蝇,蛹-muscavetutissima

通常这些食物经常被忽视,同样也非常不受欢迎因为它们与腐肉沾边。以上食物类别的所有生命周期都可以被当作饲料喂食,并且有着较高的蛋白质含量,低脂肪含量和比*粉虫更平衡的钙磷比。它们的营养成分和蟋蟀类似,但是钙磷比含量更高。

蛆(苍蝇幼虫)可以作为混合食物当中的一种,它们的橡胶类外骨骼很难被充分消化,但是没有堵塞肠道的记录。

蛹(蚕茧)可以在活着的时候喂食或者是冷藏。

苍蝇成虫的喂食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并且能够给予小型巨蜥一些有价值的行为上的刺激。简单的将蝇蛹放入浅伏槽比如说牛奶瓶的盖子或者小陶瓦,在上面放置6mmX6mm的铁丝防止蝇蛹被吃掉。经过两到三天后,苍蝇会从蛹里面孵化出来并且爬上铁丝的网眼来干燥它们的翅膀。在盖子或者小陶瓦上的钙粉有时候会黏在新出生的苍蝇身上。通常蜥蜴会呆在铁丝周围等待苍蝇的出现,不然它们就会花费大量的时候去围捕苍蝇。

苍蝇作为饲料的最显而易见的缺点就是容易逃跑。所以一个完全密封的盖子是相当的重要。当然也不要放置太多的蝇蛹在饲养箱里不然里面的苍蝇会泛滥成灾,通常蝇蛹的孵化率在90%左右。

从左往右:苍蝇,幼虫,蛹

等足类甲壳动物

等足类甲壳动物是甲壳纲动物并非昆虫。通常它们是亚热带和热带野生爬行动物的食物。但在人工饲养环境下很少使用,所以有关它们的营养数据也很有限。通常等足类甲壳动物的大小从5到25mm不等。喂食习惯和蟑螂类似。

桑蚕-家蚕和其他毛毛虫

桑蚕-学名SilkMothcaterpillars,是所有蜥蜴理想的圈养食物,拥有最完美的营养比例。它们最主要的缺陷是只能周期性的供应,通常一年时间里只有几个月能供应。这里有一些方法来延长它们的生殖周期,但是因为它们在自然界的食物桑叶也是有周期性的,所以这些方法也不是特别有效,在此就不提及了。

不是所有的毛毛虫都适合当作饲料喂食。有些自然界的毛毛虫会分泌有*物质在它们的皮肤上从而使它们的味道变得相当难吃。总的来说,我们需要避免喂食身上有毛或者颜色过于华丽的毛毛虫。草坪蛴螬是一个列外并且很容易通过雨后放置在草坪上的麻绳袋捕捉,让草坪蛴螬成堆的呆在麻绳袋下。

白蚁类

白蚁作为一个重要的食物来源,为野外75%到%的爬行动物种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它们最主要被用来喂食一些刚出生的小蜥蜴或者一些体型极小的蜥蜴。白蚁的蛋白质含量比蟋蟀高,其他营养数据还不完善。

白蚁在被捕捉以后能在冰箱存放24小时左右。

有很多方法可以收获白蚁并且白蚁也可以被繁殖,但是当心白蚁在你家筑窝。

白蚁——长翅膀的,工蚁以及兵蚁

蚯蚓-Lumbricusterrestrius

蚯蚓作为饲料能被大多数蜥蜴接受,在野外很多爬行动物会定期从下雨过后的落叶层

寻找蚯蚓作为它们的食物。蚯蚓很容易在自家花园发现,或者从鱼店购买。蚯蚓的营养含量很平衡,高蛋白质含量,低脂肪,高钙磷比。米切尔水巨蜥(Varanusmitchelli)和其它水巨蜥的少年时期很适合喂食蚯蚓。

蝗虫-Chortoicetesterminifera

在澳大利亚用蝗虫当饲料还不是那么普及,但是在其他国家却很流行,通常它们被用来喂食大型巨蜥和鬣蜥(比如斑帆)。它们的蛋白质含量比较低,脂肪含量比较高,钙磷比和*粉虫相似。

饲养繁殖蝗虫很漫长,但是它们长得相对比较快。新生的蝗虫大小和小蟋蟀大小差不多。一些易感人群会对蝗虫褪下的壳产生过敏反应。

推荐的喂食群体为中到大型的巨蜥,新生的小蝗虫也可以作为蟋蟀的替代品。

蝗虫体积:成体,亚成体以及刚出生的小蝗虫。

蜘蛛

蜘蛛很适合作为喂食小型和中型巨蜥的食物。蜘蛛应该在死亡过后喂食,这样蜥蜴就能舔食体腔内的体液。蜘蛛可以作为野外捕捉的食物。

小狼蛛很适合作为蜥蜴的食材,大型蜘蛛例如捕鸟蛛也可以作为食材,但是因为攻击性比较强会给蜥蜴造成伤害,所以应该在死亡以后喂食。

果蝇-Drosophilaspecies

果蝇适合喂食刚出生的小型蜥蜴或者变色龙,它们的蛋白质含量高,脂肪低,钙磷比低。

蜗牛-Helixaspersaandotherspecies

当蜗牛的外壳被打碎,漏出里面的气味和体汁时,有可能会吸引到水栖的巨蜥。蜗牛有着适量的高蛋白含量,低脂肪和不错的钙磷比,但当外壳不在的时候,钙磷比就非常不平衡了。

同样蜗牛也可以当作新鲜食材喂食或者冷冻过后喂食。

常见的花园蜗牛是一种营养很均衡的食材。

甲壳纲动物-淡水螯虾,对虾,小虾

这里有许多甲壳纲动物都能被水栖的爬行动物,或者是一些喜爱吃鱼的品系接受。合适的甲壳纲动物饲料包括:淡水虾Macrobrachium,淡水小龙虾Cherax,寄居蟹Mictyris,咸水小龙虾。

大多数甲壳纲动物都可以在市面上购买到。作为一种选择,你可以选择在市面上购买冰冻的甲壳纲动物或者尝试去野外捕捉。

所有甲壳纲动物都可以新鲜喂食或者冷冻后喂食。它们需要连着外骨骼一起喂食,因为外骨骼的钙含量非常高。但是,有些饲养员会选择把头部去掉再喂食,这样可以防止头部的尖刺刺伤动物。

各式各样的淡水小虾为水栖爬行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

淡水小龙虾可以在市面上买到,也很容易在野外捕捉。

兵蟹很容易就能大量的捕捉到,并且可以冰冻供日后使用。

蜡虫-大蜡螟

腊虫和果蝇一样,在除了澳大利亚的其他地方流行。蜡虫的脂肪含量很高并且钙磷比也很差。蜡虫主要作为一种补给品给刚下完蛋的小型雌性蜥蜴帮助其恢复体质。

野外食材

大多数野外昆虫包括蛾,飞蚁,白蚁,螽斯,甲虫,小虫和螳螂都是很好的食物来源。大多数饲养员喜欢避免喂食野外昆虫也是因为这些昆虫会传播肠道寄生虫。

下面的表格列举了大多数食材的营养成分构成。

食材类型

蛋白质(%)

蛋白质(每一百克含量)

脂肪(%)

脂肪(每一百克含量)

钙磷比

Ca:P

蟑螂

53.9

28.4

1:2.5

蟋蟀(成体)

64.9

12.9

13.8

5.5

1:7

蟋蟀(采用高钙喂食)

65.2

12.6

1:1

针头蟋蟀

1:6

蚯蚓

62.2

17.7

1.8:1

果蝇

70.1

12.6

1:10

菜园蜗牛

16.1

1.4

1:2(带壳)

1:27(不带壳)

苍蝇蛆

56.8

20.0

1:3.2

蝇蛹

58.3

15.8

1:3.1

*粉虫

52.7

20

32.8

14

1:10

*粉虫成虫

63.7

18.4

1:11

*粉虫蛹

54.6

30.8

1:10

蜡虫

42.4

46.4

1:6

蚱蜢

52.7

32.6

1:11

桑蚕

53.0

20.2

1:1.3

大麦虫

45.3

17.4

55.1

17.9

1:4.5

白蚁

11.3

14.2

58

1.3:1(兵蚁)

1:2(工蚁)

淡水小龙虾

16

1

15:1

小虾,对虾

60

24.8

4

1.5

4.3:1

注:上诉列表中的各项指标由于喂食的不同,测量方法的不同,测量人员的不同可能存在偏差。

有脊椎动物食材

事实上基本所有的爬行动物都能喂食有脊椎动物例如大白鼠,小白鼠,小鸡,鹌鹑,豚鼠,小鸟,鱼类和其他蜥蜴。

巨蜥能接受基本所有类型的有脊椎动物食材,能消化身体所能接受的任何体型的有脊椎动物。大多数常见的食材包括小白鼠,大白鼠,小鸡,豚鼠,小鸟-麻雀,鹌鹑,鱼类。一些特定种类比较挑食。刚出生的小蜥蜴可以喂食碾碎的红皮乳鼠和小型鱼类。

要注意的是喂食大型蜥蜴的时候,不能喂食太大的食材,物理上来说它们可能可以吞咽下去,但是接下来可能会造成反胃。一般喂食80%口腔容量大小的食材为合适。

大白鼠和小白鼠

小白鼠和大白鼠能被各个阶段的蜥蜴所接受。一般来讲,小型哺乳类食材的幼期拥有更高的营养成分,相比于成体,它们的蛋白质含量更高,脂肪含量低。

对于大多数蜥蜴来说,喂食多只小型哺乳动物比喂食单只大型哺乳动物更能容易消化。一些饲养员感觉喂食单只大型哺乳动物比喂食多只小型哺乳动物更有营养,因为多只小型哺乳动物会产生更多不易消化的毛发,但是已经被证实为误。

大白鼠和小白鼠的选择上我们应该选择那些用于实验室有商业价值的个体。

喂食刚喝完母鼠奶的红皮乳鼠拥有更高钙含量,因为它们的胃里充满了牛奶。

白鼠体积从左到右:大型成体,一般成体,断奶个体,hopper,刚长毛个体,红皮个体。

一只正在吃成体大白的红树巨蜥(Varanusindicus)

小鸡和小型鸟类

很多饲养员不愿意喂食刚出生的小鸡,因为刚出生的小鸡卵*会导致它们的脂肪变多,后被证实为错误的理论。事实上,它们的脂肪能量和白鼠大同小异。还有一种理论认为卵*会导致蜥蜴粪便变稀,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刚出生的小鸡应该等过了48小时等它们的卵*被完全吸收过后再喂食。

其他可供食用的小鸟包括:鹌鹑,麻雀,雀类,八哥和鸽子。鹌鹑拥有着非常棒的钙磷比并且相对于大鼠能更快的繁殖。

野外捕捉的鸟类也可以当作食材,但是必须现在冰箱冷冻10到30天直到潜在的寄生虫宿主死亡。冷冻过后,食材可以存放半年左右。

一只正在吃鸟类的红树巨蜥

豚鼠

从家庭饲养的角度来说,豚鼠有它们自己的好处。刚出生的小豚鼠和刚断奶的大白鼠大小差不多大。但是一窝的产量很小大概只有1到4只,怀孕期大概9个月,需要消耗大量的食物。营养方面,他们的脂肪要比老鼠高一点。

鱼作为一种理想的有脊椎动物饲料适合基本所有巨蜥。但是其中有一些因素需要被考虑进去。不管是野外捕捉的鱼或者是家养的鱼,都有可能成为寄生虫的宿主,比如裂头绦虫(Spirometratapeworm)。这些寄生虫有可能通过喂食的时候传播给爬行动物或者是黏附在爬行动物的皮肤表面。

硫胺素缺乏也同样是一种危害。通过冷冻然后解冻过后的鱼会激活一种名叫硫胺素酶thiaminase的分解酶,它会破坏体内的硫胺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维他命B1.这种分解酶存在于很多种鱼类里面,特别是食物链底层的小鱼。当鱼刚死亡的时候,硫胺素酶会被小范围的激活。当冷冻然后解冻过后,鱼体内的硫胺素酶就被大面积激活了。所以如果日常饮食中,冻鱼的分量占据了50%以后,就有可能让蜥蜴换上硫胺素缺乏症。换上硫胺素缺乏症的蜥蜴会展示一些神经体征例如扭头,癫痫,不协调的动作和心功能障碍。日常常见的鱼类比如,鲤鱼,金鱼,雀鳝,沙丁鱼都被确认为硫胺素酶阳性。鳝鱼,淡水三文鱼和鳟鱼被确认为硫胺素酶阴性。为了补充硫胺素,日常喂食中我们可以添加维生素粉来防止患病。

爬行动物

使用爬行动物来喂养爬行动物需要考虑法律原因。一些偶然死亡或者受伤的新生小爬行动物可以当作食材来喂养。

下述列表标明了有脊椎动物的营养成分含量

食物类型

蛋白质(%)

蛋白质(每一百克含量)

脂肪(%)

脂肪(每一百克含量)

钙磷比

Ca:P

粉皮乳鼠

64.2

12.3

15.2

3.2

1:1.13

刚长毛的小白鼠

41.80

46.7

1.1:1

断奶的小白鼠

44.2

8.8

30.1

5.5

压成小白鼠

55.8

19.5

23.4

9.9

1.51:1

大成小白鼠

45

32.10

1.78:1

粉皮大白鼠

57.9

12.0

23.7

4.9

刚长毛的大白鼠

61.88

24.52

断奶大白鼠

59.6

16.4

25.5

7

1.21:1

压成大白鼠

63.4

27.0

1.39:1

大成大白鼠

51.3

20.9

35.1

11.1

1.78:1

鹌鹑(七周大)

58.7

19.6

27.8

9.3

1.54:1

出生一天小鸡(整只)

72.4

17.3

22.6

9.3

1.49:1

出生一天小鸡(除去卵*)

69.3

14.9

20

4.3

1.17:1

小鸡(六周大)

64

47.2

麻雀

64.58

15.93

1.25:1

牛肉

44-50

14.4

15-31

4.2

1:12

整个鸡蛋

12.3

10.9

1:4

豚鼠(十周大)

58.9

16.1

45.4

14.4

蜥蜴(石龙子和壁虎)

65-68

8-10

2:1

注:上诉列表中的各项指标由于喂食的不同,测量方法的不同,测量人员的不同可能存在偏差。

References:

DrDannyBrown().AGuidetoAustralianMointorsinCaptivity.QLD:reptilepublications.p67-74.

赞赏

长按







































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中医治疗白殿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ozhoulongxiaa.com/azlxyz/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