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在大别山田野上的木兰花
治白癫疯办法 http://pf.39.net/bdfyy/zjdy/180320/6113618.html 绽放在大别山田野上的“木兰花” 本文刊载于《农村青年》年第8期 文/本刊记者何召霞 开得了农机,养得了稻虾,上得了直播卖得了货,最重要的是,还带得了乡亲脱贫致富......她就是家住安徽霍山县但家庙镇观音岩村的“90后”陈来凤。作为一名农村姑娘,陈来凤在自己富了之后,还不忘那些仍处在贫困状态中的乡亲,通过流转土地和提供工作岗位,增加他们的收入。 “小姑娘种大田”“搞直播卖农货”,她被《人民日报》以《大别山中“带货”忙》为题报道。她通过“屏对屏”直播,让大别山里的稻米走进了千家万户。 陈来凤直播带货辍学养家,柔弱双肩扛起家庭重担 对大多数人来说,16岁应该是在父母庇护下无忧度日的美好时光。但是,16岁的陈来凤迎来的却是人生中最严峻的一次考验。年,母亲不幸离世,父亲也因意外几乎双目失明,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结束了陈来凤无忧无虑的生活。上有年过八十的爷爷奶奶要赡养,下有年幼的弟弟要照顾,为给母亲治病,家里欠下巨额外债需要偿还,父亲眼睛还需要继续治疗......被逼无奈的陈来凤不得不选择退学,用稚嫩的双肩挑起养家糊口的重担。 想要家庭境况好起来,就必须让家里闲置的农机具运作起来,尽快掌握农机技术是关键。 聪明伶俐、踏实肯干的陈来凤通过反复琢磨、大胆实践,终于逐步掌握闲置在家的农机具,这让她成为全县年龄最小、也是唯一的女农机手。为了更好地发挥农机效益,陈来凤牵头,将观音岩村有农机具的家庭集中起来,成立了农机合作社,一起到外地跨区作业,从此干起了农机社会化服务工作。 和陈来凤打交道的都是农民、种田大户。陈来凤在与他们交谈的过程中“偷”学到很多种田的经验与技术。年,霍山县集中土地整改,陈来凤在 府的帮助和家乡村民的支持下,尝试着承包了多亩农田,开始种植优质水稻。 这是从没下过田种稻子的陈来凤第一次种田。她卷着裤腿,弯着腰,整地、播种、施肥、除草、灌溉......繁重的农活让陈来凤苦不堪言。有时她觉得自己快扛不住了,可每当想起年幼的弟弟,几乎双目失明的父亲,她只好擦掉眼角的泪水,继续咬紧牙关挺下去。她不断地鼓励自己:“坚持下去,坚持就是胜利!” 年,陈来凤承包的田地喜获丰收。第一次尝试就顺利收获让陈来凤感到很自豪,也为今后的工作增加了信心。后来,随着承包的田地逐步扩大规模,她的种植技术与管理经验也得到提升。 陈来凤小龙虾获丰收稻渔种养,探索生态农业致富之路 在观音岩村,青年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多为老人、妇女和孩子,土地抛荒现象非常严重。年,陈来凤联合周边的种田大户和种田能手,成立了霍山县规模最大的“成凤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实行统一供种、统一耕种、统一销售、机器共享、相互协作,共同闯市场,共同得实惠。从此,陈来凤开启了规模化、机械化、科学化的种粮之路。 霍山地处大别山腹地,光照时间较短,一年只能种植一季水稻。怎样才能让家乡的土地发挥出最大效益呢?年,陈来凤偶然从电视上看到湖北有人养殖稻田小龙虾,效益可观。她很快联系上小龙虾养殖户,只身跑到湖北“取经”。 一个星期的时间,陈来凤吃住在农户大叔家,跟着大叔下地干活。边干边问、边学边记,不仅学习养殖技术,还到街头学习叫卖小龙虾。 学艺归来,陈来凤下定决心,自己也要养殖稻田小龙虾。说干就干,她在自家的亩地里做起试验。 下虾苗、喂饲料,夜巡塘、多留意。谁承想,百般呵护的龙虾还是大量死亡。陈来凤慌了神,赶忙联系湖北潜江的专家。原来,是水温高了,使细菌滋生,造成小龙虾死亡。“定期换水、消*、改底就成。”师傅的窍门,一试就灵,陈来凤的稻虾,越养越好。 几个月下来,小龙虾养殖大获成功,让每亩地增收元。尝到甜头的陈来凤决定带领合作社里的贫困户养殖稻田小龙虾。 贫困户江祥文开始觉得小龙虾是外来入侵物种,对作物不好,也担心没有经验养不好。陈来凤就承诺合作社提供虾苗,提供养殖技术,后期销售也负责到底。江祥文便5亩稻田养虾,当年就增收1万多元。 就这样,陈来凤在当地 府的协调、帮助下,集中流转霍山县与儿街、下符桥、但家庙三个畈区乡镇的连片田地,充分利用稻田生态环境进行稻虾混养。在水稻种植和龙虾养殖过程中,稻田采用人工栽秧,利用秸秆还田,全过程不使用化肥和农药,产出优质、有机的虾田稻米。通过测产,成凤生态农业合作社稻谷平均亩产达到.2公斤,龙虾亩产公斤,亩利润超过元,实现“亩产千斤粮,亩增千元钱”的目标。实践出真知。陈来凤通过向专家咨询学习,结合实践探索,不断总结,逐渐形成自己独特高效的生产模式,取得“一种龙虾养殖用防逃护栏”“一种龙虾养殖用饲料投放装置”等4项发明专利和3项新型实用专利。在年安徽合肥举办的龙虾节中,陈来凤的养殖基地被授为“安徽省健康龙虾养殖示范基地”。 现如今,在合作社的带动下,观音岩村农户渐渐改变了原来的传统种植模式。合作社引进优质新品种,为他们提供技术、信息等服务,推动当地种养殖业高质发展。合作社不仅种得好,养得好,还充分发掘在虾田种植的有机稻谷价值,注册“两超”等商标并通过有机认证,打造“虾田米”品牌。虾田黑米、虾田粳米等多种产品已经卖到周边县市。与此同时“两超”牌虾田米通过电商平台,线上线下结合,对外销售,达到产销两旺。 最近,随着自媒体短视频的日趋火热,陈来凤又多了一项新技能——短视频直播。在镜头前传授稻虾养殖经验、分享做农业心得、宣传合作社自产产品......陈来凤发布的短视频引起很多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ozhoulongxiaa.com/azlxjz/11262.html
- 上一篇文章: 美国龙虾业期待重返中国市场
- 下一篇文章: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发生转折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