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28日电(记者凌朔)泰国湾北端有个地方叫罗勇。当地人世代捕鱼耕田,与世无争。多年前,这个小地方开始卷入大事件:一战中,这里的渔港被改造成*港;二战时,日本和美国*舰频繁至此;越战期间,这里成为美*B-52轰炸机基地;冷战后期,罗勇又成为美泰“金色眼镜蛇”年度*演的演武场……

在世界格局巨变中,罗勇被动变换着角色。到了美国奥巴马 府推行“亚太再平衡”之时,美国人又想征用罗勇的机场作为“战略支点”,但遭到了当地人抵制。因为,罗勇正在集中精力发展经济。

今天的罗勇,是泰国首富之地,人均年收入约3.5万美元,容纳上千家国际企业,拥有泰中罗勇工业园等知名园区,正规划建设通往中国的铁路。

这是亚洲崛起的一个缩影。亚洲经济的体量、亚洲话语的分量、亚洲价值的质量,正在成为改变世界地缘 治和经济最生动的因子。亚洲的奋起,贯穿百年,更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浓重一笔。

泰国泰中罗勇工业园厂区一角。(新华社记者张可任摄)

经济:从无足轻重,到举足轻重

19世纪的欧洲,视亚洲为“文明的反题”。他们用亚洲的落后和停滞来映衬欧洲的先进和进步。时过境迁,年,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评价亚洲的重要性时却这样说:“21世纪的大部分历史将在亚洲书写。这一地区将出现这个星球上最具变革性的经济增长。”

今年3月,英国《金融时报》一篇题为《亚洲世纪即将开启》的文章说,眼下全球前30大城市中有21座位于亚洲;以购买力计算,到年,亚洲的经济总量将超过亚洲以外经济体的总和。

剧情反转不只表现在数据上,更反映在生活点滴中。

“亚洲的老百姓吃不吃澳洲龙虾,会直接影响澳大利亚的龙虾市场价格,”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边动一动,那边就会感到震动。”

话语:从被动追随,到主动超越

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萨默斯深信,亚洲崛起以及随之而来的一切,将成为此后年史书中占主导地位的故事。

“亚洲世纪”,不是恭维东方的标签,而是震撼世界的现实。英国国防部把“权力从西方向东方的转移”列入《-全球战略趋势》报告,认为这是人类正进入大转型、大风险时期的重要变化之一。

伴随着亚洲经济体量的崛起,亚洲话语在世界秩序中的分量也在迅速上升。

一战前,世界上几乎听不到亚洲集体的声音。亚非国家第一次响亮发声,是在年的万隆会议。此后半个世纪,亚洲国家在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等平台积极发声,亚洲思考和亚洲经验越来越受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ozhoulongxiaa.com/azlxjz/11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