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杀”起源于19世纪英国,年,一款名为《死穿白》的英文剧本传入中国,给“狼人杀”玩家带来全新体验。在中国,“狼人杀”玩家已达2亿人,但它角色固定无情节,“剧本杀”则故事更完整,沉浸感更强。

年,电视栏目《明星大侦探》热播,内核与设定完全来自“剧本杀”,大大提升了“剧本杀”的热度。年,大量资金进入,实体店数量猛增,“剧本杀”成了风口。

“剧本杀”玩法和“狼人杀”近似:4—10人组团,挑选一个故事,在主持人(DM)引导下,每个玩家根据自己的角色剧本,演绎推理,找出“凶手”。

“剧本杀”玩家多在15—35岁之间,个人玩家可以熟人组团,也可以让店家组团,结识陌生人。一局2小时左右,一般花费60—元。

“我们打算开店时,整个小区只有一家‘剧本杀’实体店。”天诺说。

天诺是资深影视编剧,去年3月,一位导演找他合伙开“剧本杀”实体店,于是便有了“小澜友”,店址选在北京像素小区。

因为疫情,二人决定先“等一等”,这一等不要紧,如今小区里已经有了5家实体店。

太火了,实在太火了。

今年4月,全国至少办了11场“剧本杀”剧本交易会,在刚刚结束的上海交易会上,竟有多家实体店主参与。

作为专业演员,董导也是石家庄“桌上世界”实体店的店主。在他看来,如今“剧本杀”很像当年电视剧爆火的前夜——编剧们上展会,把自己的剧本挂在货架上,等候导演、制片人挑选。

“如今,一个‘剧本杀’的本子卖个二三十万元,再正常不过了,有不少本子卖到了上百万元。”刚在上海参完会的董导说。

基于“大火必崩”的常识,已有业内人士发出警告:“不出3个月,至少一半的实体店会倒闭,到今年11月,2/3的实体店要关门。”

天诺刚打扫完最后一次卫生,“小澜友”这几天就能开张了。当记者提到业界的警告之声,天诺没太在意:“我们又不做短线,不挣快钱,只想搞创作,用这个店当个基地而已,崩盘不崩盘跟我们有啥关系?”

只要干货,比写小说难

上海的“剧本杀”剧本交易会开得风生水起,爱奇艺等大公司亦来参与,同城的小北却毫不知情。

自去年辞职以来,他靠给几个公号撰稿维生。在招聘网站上,见一家公司招兼职“剧本杀”作者,小北立刻投了简历。小北当过记者,写过长篇小说,所以顺利接单。

像大多数“剧本杀”新人作者一样,小北也是资深玩家。

有几个月,小北沉迷于“剧本杀”,每次至少玩6小时。实在浪费不起时间,她只好给自己立个规矩:一周只玩一次。

写“剧本杀”,因为小北觉得“容易”。此外,4万—5万字的买断费是3万—5万元,不算少。

小北也没想到,几个月下来,仍没写完首稿。与小说不同,“剧本杀”只要干货——情节、人设,背景等“水一点儿”的内容一概剥除。

就算写完首稿,后面还有漫长的修改,定本后,还要线下测试两三轮,根据市场反馈再改,方为O本。小北说:“一个本子用的时间太长了,现在只能不把它当活儿了。”

麻烦的是,小北写的是情感本,就算完成,可能也卖不掉。

生产队式“多人合写”成主流

早期“剧本杀”只有硬核本,即以侦探为主,玩家现场破案,近似神探柯南,全靠逻辑取胜。从去年起,情感本开始升温,风头一度盖过硬核本。

比较著名的情感本如《在人间》,从抗战一直延续到当下,讲述一家人在时代波澜中,不同成员的命运浮沉与情感纠缠。再如《拆迁》,一座旧楼中的居民面临拆迁,因意见不同,引发各种冲突。

好的情感本能让玩家抱头痛哭,尤其受女玩家欢迎。

一个月前,资深业内人士伏游开始唱衰:“情感本将烂大街。”当时他刚玩完《你好》,据说卖得不错,营销投了几十万元,伏游却不满意:“我玩了几次,始终不喜欢。情感本的问题是,情感套路就那么几个,影视剧可以代入,实体店怎么代入?绝大多数玩家打不开自己,根本体会不出‘相爱一生’是什么概念。”

伏游的话音未落,情感本市场果然出现波动。

除硬核本、情感本外,还有:

机智本:就是玩家通过斗道具、才艺等,互相拉帮结派,近似棋牌游戏,又称阵营本,过去几个月来,它的市场影响越来越大,似乎正在超越情感本。

欢乐本:以搞笑为主。比如《宿醉》,已出第二部,故事设定是主角醉后与黑帮飙车取胜,赢了对方的黑蝎子,然后去吃小龙虾,并认店主当干爹。主角吃完后离开,黑蝎子却落在小店中,等回去找时,店主回答说:“被你妈炸了。”玩家刚开始只能看到“被你妈炸了”,需反向推理,过程中笑料不断。

演艺本:在故事框架下,玩家比拼才艺,或让店员表演。

恐怖本:“剧本杀”与“密室逃脱”相结合,店员扮怪兽等,给玩家带来惊悚体验。

“桌上世界”店主董导表示:“会写小说的人往往写不了‘剧本杀’,小说是一个视角,‘剧本杀’则是一个玩家视角,写作者要理解不同人的感受。”

董导写过许多“剧本杀”剧本,在他看来,“剧本杀”剧本更像传统影视剧本中的人物小传,只有人物设定和故事大纲,结尾会有反转。

其难度在:

首先,逻辑严谨,甚至NPC(不出场人物)的行为逻辑都要设置得合情合理。

其次,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能“精分”(精神分裂)出来多个人物,用他们的视角来看世界。

“比如一个玩家的设定是小偷,在别人看来,他在做坏事,可他自己必须说服自己,偷是合乎道德的。由于许多男作者不了解女孩角色的心理,如今大发行商基本是找几个作者共同创作一个剧本,全靠自己写的情况比较少了。”董导说。

好剧本在哪里

在实体店迅速增长的推动下,好剧本已成稀缺资源。

ALLSTAR剧本杀公社创始人吴亿晨也刚参加完上海交易会,她说:“如今开一家新店,至少要先采购70—80个剧本,以后每月还要更新。”一般情况下,大店每月引进剧本的花费达上万元。

吴亿晨去年开实体店,如今在北京已有两家店,正计划在杭州、长沙、上海开分店。

实体店买剧本,主要通过三个渠道:一是去交易会;二是找发行商,或等发行商的业务员来电话;三是网上购买,线上有小黑探、我是谜、毛利侦探事务所等APP,此外淘宝上也有人在卖剧本。

主要有三种形式。

独家本:即一座城市只卖一家,一般价格能叫到元。

城限本:即一座城市只卖4—6家,在此次上海交易会上,定价为—元。

盒装本:随便卖,定价为元。

一个销量不算太好的本子,大概能卖个城限本,总收入在40万上下,依据行规,作者一般能分30%。如果卖盒装本,好作品能卖到本左右,收入更高。对于成熟的作者来说,一个剧本的创作周期在1—3个月之间,收入已超影视行业中的普通编剧。

相比传统剧本,“剧本杀”更有难度:只有行业内部的人才能写,否则不知道玩家怎么想,得不到他们的认可,如今很多剧本出自实体店主之手。此外,剧本字数更多,因为要给每个角色写不同的角色本,每个角色本都得1万多字,要写6—8个,再加上主持人的总本,以及线索卡等,差不多要10万字。

在整个编剧行中,“剧本杀”编剧目前的存在感最低,这让老王的“逆袭神话”流传甚广。

老王是笔名,曾在影视界中写剧本,似乎一直没找到资金拍摄,只好将自己的短篇小说《邪》改成“剧本杀”。年,《邪》在全球发行后,引起巨大反响,如今已覆盖国内全部一二线城市,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等也将其引入。后扩充为《入世三则》,如今已出到第四部。

《入世三则》作为“剧本杀”里程碑式作品,引起影视业兴趣,即将拍成系列电影。这段被戏称为“曲线救国”的故事,正激励着无数投身“剧本杀”创作的新人。

用“剧本杀”找女朋友?基本不可能

成长过快,必有成长的烦恼。

伏游认为,未来3个月很多实体店将倒闭:“经营实体店的多是25—26岁的年轻人,可经营一家实体店,靠的不是自己,而是社会关系,很多年轻人没认识到这一点。”

一家实体店,月租至少2万元,买剧本、雇员工等,每月还要1万多,3个月下来,将近10万元。伏游说:“有多少25—26岁的年轻人有10万元呢?赔光了,也就撤摊了。”

实体店面临两大考验。

首先是缺乏高素质主持人。“剧本杀”要留客,全靠主持人的代入能力,目前主持人多是兼职的大学生,未经专业训练,表演上放不开。

一般来说,合格的“剧本杀”主持人至少要有两年以上的行业经验积累。“桌上世界”店主董导会找演员朋友来培训,他说:“如今‘剧本杀’很像小剧场话剧,玩家来,就是来看主持人。”然而,一般实体店不愿培养主持人,在行业快速增长时代,好主持人很快会被别的店高薪挖走。

其次是玩家素质参差不齐。“剧本杀”三分靠剧本、七分靠玩家演绎,赶上戏精玩家,同伴很容易融入故事情境,但也有很多玩家入局后,埋头推理,不与他人互动,还有的玩家说话不礼貌,引起玩伴不满。一位资深从业者说,有的玩家破解谜题后,直接退出游戏,且拒绝缴费,理由是:“交钱是为了玩好,我没玩好,凭什么掏钱?”

《一年投资万、招募专业编剧团队,我加入了“剧本杀”创业风口》作者程沙柳认为,实体店更大的隐患是,作为一种社交方式,无法保证其质量。程沙柳在一个情感本中,曾与女玩家扮演姐弟,当时双方情绪很投入,加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ozhoulongxiaa.com/azlxjz/14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