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和浙江相继发布年主导渔业品种,“优鲈3号”也在列。今年还有哪些新品种值得推广呢?看这篇文章就知道了。

广东省年主推渔业新品种白金丰产鲫一、品种名称

白金丰产鲫

二、品种来源

亲本组合:彭泽鲫(♀)×尖鳍鲤(♂)

育种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佛山市三水白金水产种苗有限公司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三、审定情况

年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四、审定编号

GS-01--

五、特征特性

1、外形特征:背鳍鳍式:D.Ⅳ-16~19;臀鳍鳍式:A.Ⅲ-5;侧线鳞:;第一鳃弓外鳃耙数:56~60;体长/体高:2.78(±0.);体长/头长:4.(±0.);体长/尾柄长:6.77(±0.);头长/吻长:4.(±0.);头长/眼径:4.(±0.);头长/眼间距:3.(±0.);尾柄长/尾柄高:1.(±0.);体细胞染色体数:3n=+。

2、优良特性

(1)生长速度快:同等条件下,一龄白金丰产鲫的生长速度比彭泽鲫提高18%以上;(2)雌性比例高:白金丰产鲫群体的雌性比例达98%以上;(3)个体均匀度高:由于雌性比例高,生长速度慢的雄性个体很少,故个体间的差异变小,出塘规格均一度提高;(4)体型好:与彭泽鲫相比,白金丰产鲫的体高适中,在市场上更受欢迎。

3、个体图片

六、产量表现

生产性对比试验:新品种比彭泽鲫生长速度提高25%以上。

中试情况:在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市、佛山市、江苏省大丰市和四川省绵阳市进行了中间试验示范养殖,结果表明新品种比彭泽鲫的群体产量提高18%以上。

七、养殖模式与养殖技术要点

1、主要养殖模式介绍

(1)斑点叉尾鮰混养白金鲫高产高效养殖模式(佛山南海)

养殖实例:鱼塘面积7亩,当年11月放斑点叉尾鮰0.13斤/尾,尾;放白金鲫鱼0.25/尾,尾;草鱼苗0.5斤/尾,放尾;鲮鱼放0.1斤/尾,尾。

卖鱼时间及产量:次年6月-第3年2月共出斑点叉尾鮰斤;次年7月份-第3年2月出白金鲫鱼斤;第3年2月出草鱼、鲮鱼斤。总利润元,亩均利润元。

(2)加州鲈混养白金鲫高产高效养殖模式(佛山顺德、南海)

养殖实例:鱼塘面积6.5-7亩,4月份放加州鲈苗(规格7朝)尾/亩,放白金鲫鱼(规格8朝)尾,投喂冰鲜饵料,年底出鱼共出加州鲈斤,鲫鱼斤。

(3)草鱼混养白金鲫高产高效模式(珠海、佛山、中山)

养殖实例:鱼塘面积25亩,1.有固定的鱼种培育池塘与成品养殖池鱼配套;2.成鱼池的放养密度:白金鲫鱼尾/亩,规格4-5两;草鱼放尾/亩,其中规格0.7-1斤的尾/亩,规格0.3-0.7斤的放尾/亩;规格0.2斤放尾/亩;3.出鱼起捕后马上从鱼种塘内补充足够数量鱼种回成鱼塘。

特点:充分利用白金鲫的市场优势和生产特点,以取得效益最大化,一年出7-8批鱼,资金周转快。

产量:草鱼180斤,鲫鱼00斤,其他杂鱼斤,纯利润元,平均元/亩。

(4)脆肉皖混养白金鲫鱼高产高效养殖模式(中山)

养殖实例:要有固定的鱼种塘搭配,鱼塘的放养密度:草鱼放-尾/亩,规格5-7斤;鲫鱼放尾/亩,规格3-4两,鳙鱼80尾/亩,规格4-5两,白鲢尾/亩。养殖周期10-11月后开始出鱼干塘。脆肉皖的亩产量斤左右,鲫鱼亩产量-斤,产量效益都很可观。

2、白金丰产鲫养殖技术要点

(1)降低其他底层鱼类的放养密度,防治其他鲤鱼和其他鲫鱼混入塘内。

(2)标粗驯化,加强抢食能力,再转入大塘养殖。

(3)做好秋冬早春的投饵管理工作。

(4)改变传统的投喂方式

(5)饲料:34%蛋白左右,粉碎度要细(最好是超微粉碎)熟化度要好(双熟化)饲料分多餐喂。

(6)溶氧足和底质好。

3、主要病害防治方法

鱼病防治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在养殖过程中细菌性“三病”肠炎、是最易发生的典型疾病,对养殖危害较大。发现疫病及时找技术人员诊断治疗。

鱼苗病害的预防:(1)对鱼苗进行消*与免疫、鱼苗下塘前,鱼塘及鱼苗要消*。放苗前1周,鱼塘每平方米用生石灰40公斤全池泼洒消*。放苗时,用5%-15%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鱼苗20分钟。(2)鱼塘定期消*或杀虫,每隔半个月使用高效无*的药物,如强氯精、鱼菌清11号、灭虫精等对水体杀菌或杀虫。(3)定期投喂药饵。每隔半个月喂1次,连用3~5天。若在饲料中加人大蒜素、三*粉等药物投喂,效果更好。

八、适宜区域

白金丰产鲫适合在全国各地的淡水养殖水体进行池塘或网箱养殖,避免用于天然水体的人工放流。

九、选育单位

选育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邮编:

联系人:张海发

-

邮箱:hzgdfdc

.   大口黑鲈俗名加州鲈,原产于北美地区,我国自年引进养殖推广后,现已成为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全国年产量达37.4万吨。大口黑鲈肉质鲜美,抗病力强,生长迅速,适温较广,是一种名贵肉食性鱼类。年我省大口黑鲈的养殖面积达5.8万亩,年产量达5.1万吨,主养区在湖州,约占全省90%左右。

  1.优鲈1号

  大口黑鲈品种“优鲈1号”由中国水科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农林服务中心合作培育成功,年通过国审。其肉质细嫩、肉紧味美,无肌间刺;生长速度快,鱼苗经人工养殖当年可达0.5-0.75公斤。养殖2年,体重约1.5公斤;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适合高密度大规模养殖,既可混养,也可单养。养殖适温为20℃-34℃。

  2.优鲈3号

  “优鲈3号”由中国水科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和广东梁氏水产种业有限公司、南京帅丰饲料有限公司共同育成。年通过国审。在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的养殖条件下,与“优鲈1号”和未选育群体相比,“优鲈3号”的稚鱼驯化摄食配合饲料时间明显缩短,幼鱼和成鱼的生长速度加快,适合在我国淡水水域进行人工配合饲料养殖。

翘嘴鳜

  鳜鱼又名菊花鱼、鳜花鱼、桂花鱼、桂鱼等,属凶猛肉食性鱼类,常以其它鱼类为食,幼鱼喜食鱼虾,成鱼以吃鱼类为主,冬季停止摄食。年全省鳜鱼养殖总产量1.1万吨,主养区在湖州、嘉兴、金华等地。

  1.翘嘴鳜“华康一号”

  翘嘴鳜“华康一号”经多代群体选育而成,年通过国审。生长速度快,个体间差异小。在同等养殖条件下,“华康1号”比普通的翘嘴鳜生长速度提高18.54%以上。

  2.秋浦杂交斑鳜

  秋浦杂交斑鳜是由安徽省池州市秋浦特种水产开发有限公司和上海海洋大学合作培育成的鳜鱼杂交新品种。年通过国审。其外形与斑鳜相近,但生长速度较斑鳜快,养殖周期缩短,市场欢迎度和售价高。在长江流域,无论是池塘养殖,还是网箱养殖,当年苗种经过6个月养殖,平均规格为克左右,约为当地斑鳜养殖规格2.6-3.3倍。

  3.长珠杂交鳜

  该品种是以洞庭湖的翘嘴鳜为原种,经四代群体选育、杂交育成。年通过国审。其生长速度较斑鳜快2.2倍,兼具斑鳜优质品质和翘嘴鳜生长速度快的优良性状。

光唇鱼

  光唇鱼品种有虹彩光唇鱼、厚唇光唇鱼、半刺光唇鱼、温州光唇鱼等,俗称石斑鱼、罗丝鱼,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苏、安徽、福建等地的溪流中。光唇鱼体形细长,侧扁,头后背部稍隆起,腹部圆而呈浅弧形。头中等大,侧扁,前端略尖;分布广,为主养殖区的小型经济鱼类,肉鲜美,售价高,市场供不应求,经济价值高。年全省光唇鱼主养区为衢州、绍兴、杭州等地,占93%以上。

大*鱼

  大*鱼俗称*鱼、*花鱼和*瓜鱼,是我国重要的海洋经济鱼类。大*鱼体形匀称、体色金*,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相对其他养殖种类肉质细嫩,肉可食比例高。大*鱼具有广盐、广温和食谱广等特性,养殖适温在8℃-32℃,适盐范围为6.5-34。

  “东海1号”是由宁波大学和象山港湾水产苗种有限公司以捕获的野生大*鱼为基础群体,采用群体选育技术,经5代选育而成的大*鱼品种,年通过国审,是我省首个大*鱼国家水产新品种,适宜在我省海区过冬养殖;且成鱼体形好、色泽金*、口味鲜美。年全省大*鱼总养殖产量1.86万吨,主养区为温州、台州、宁波等地。

罗氏沼虾

  罗氏沼虾品种“南太湖2号”由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和南太湖淡水水产种业公司合作选育而成。2年通过国审。在同等养殖条件下,“南太湖2号”群体生长速度快,可提早起捕;生长同步性较好;商品虾加工虾仁的出肉率高,其群体平均个体增重比市售苗种快36.87%,养殖成活率提高7.76%。年全省罗氏沼虾养殖面积为4.86万亩,总产量1.87万吨,主产区为湖州、嘉兴、杭州等地。

克氏原螯虾

  克氏原螯虾也称小龙虾,原产于北美洲,20世纪30年代传入我国,现已成为我国重要养殖经济虾类。近年来,小龙虾因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养殖面积迅速增加,年全国养殖总面积达万亩,总产量为万吨,产值突破2亿元。

  克氏原螯虾是淡水经济虾类,杂食性广、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其摄食范围包括水草、藻类、水生昆虫等。目前我省主要推广的是稻-小龙虾养殖模式。其中,稻虾连作为种一季中稻,养一季小龙虾。此模式一般亩产小龙虾公斤、水稻公斤,亩均产值4元左右,亩均利润元左右。年全省克氏原螯虾养殖总产量5余吨,主要在湖州、嘉兴、衢州等地养殖。

青蟹

  我省养殖的青蟹一般为拟穴青蟹,背甲淡青绿色,为青蟹中个体最小的品种,性格相对温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也是目前我国人工养殖规模最大的青蟹品种。

  拟穴青蟹以肉食性为主,喜欢食小杂贝、杂螺、小杂鱼、虾蟹等,生长速度快,生长适宜盐度为5-33,适宜温度为14℃-30℃,4月-5月放养的越冬蟹种或6月-8月放养的夏季蟹苗,经3-4个月养殖,单只重可达克以上。青蟹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兼有滋补强身功效,素有“海上人参”之称。年全省青蟹总养殖产量2.54万吨,主产区为台州、宁波、温州。其中台州三门县是全国“青蟹之乡”,产量占全省近一半。

红螯螯虾

  澳洲淡水龙虾学名红螯螯虾,是目前世界上最名贵的淡水经济虾种之一。原产于澳洲北部的热带地区,因粗壮威武酷似海中龙虾,故称为澳洲淡水龙虾。我国最早于年由湖北水产研究所引进,并在广东和湖北两省试养成功。红螯螯虾个体一般在50-克,最大者可达-克,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淡水虾类。由于食性很广,生长快,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消费者欢迎,市场售价高,养殖效益好。

泥蚶

  泥蚶一般为野生苗种。由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和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合作选育成功的“乐清湾1号”于年通过国审,成为我省首个泥蚶国家水产新品种。

  泥蚶为我国传统的养殖贝类之一,肉味鲜美,可鲜食或酒渍,生长水温为2℃-38℃。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乐清湾1号”与未经选育的泥蚶相比,收获期可提前6-12个月,27月龄平均体重和壳长分别提高31.0%和11.4%,且成蚶大小均匀,繁种容易,适宜在浙江、江苏和福建等沿海滩涂养殖。年全省泥蚶总养殖产量14.1万吨,主产区为台州、温州、宁波。

中华鳖

  年全省中华鳖总养殖产量10.1万吨,主产区为嘉兴、湖州、杭州等地。

  1.中华鳖日本品系

  中华鳖日本品系由杭州萧山天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年从日本引进,经6代12年驯化、筛选、选育而成的中华鳖国家水产新品种。7年通过国审。该品种绝大部分时间栖息在水中,当外界温度降至15℃以下时,开始停食,潜伏在水底泥沙中冬眠(一般为10月至翌年4月),适宜生长温度为20℃-33℃,一般经9-10个月温室和4-5个月外塘养殖,每只平均重可达克以上。

  2.清溪乌鳖

  清溪乌鳖是浙江清溪鳖业有限公司从年起,历经15年对野生中华鳖进行培育、繁殖而育成的中华鳖国家水产新品种。8年通过国审。清溪乌鳖体表颜色呈现黑色,有黑色斑块;腹部颜色以灰黑色为主,有的带点状黑斑点,随着生长腹部斑点逐渐变浅。在温棚不加温养殖条件下,清溪乌鳖幼鳖的成活率、单位产量和生长速度要好于江西鳖,与太湖花鳖差异不显著,但低于中华鳖日本品系。

  3.浙新花鳖

  浙新花鳖是由浙江省水产引种育种中心和浙江清溪鳖业有限公司历经10年联合选育而成的中华鳖国家水产新品种。年通过国审。浙新花鳖幼鳖体形近似圆形,随着生长背部逐渐趋向扁平,体表颜色呈现灰黑色,生长速度快;全外塘养殖模式下,雌雄鳖的初次性成熟年龄均为三冬龄,温室加外塘养殖模式下雌雄鳖初次性成熟年龄均为二冬龄;每年产卵3-5次,平均年产卵45个左右。

——END——

来源: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农村信息报

4月26日全国7大产区加州鲈塘头价一览

地区

规格

4月26日

广东佛山

8两以上

12.5-13

1斤上

13-13.5

浙江湖州

统货

10

8两以上

11.5

江苏吴江

8两以上

12

湖南华容

9两以上

12-12.3

湖北武汉

9两以上

12-12.5

四川成都

0.9-1.3斤

13

广西南宁

1斤以上

12-12.5

行情时有波动,价格仅供参考

全国渔医大会火热招商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ozhoulongxiaa.com/azlxjz/6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