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复习重点
云南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190326/6997155.html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 第三单元角度 1、《古诗二首》 (1)《登飞来峰》(宋)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2)《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第四单元真诚 1、《用目光倾听》 (1)金波: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会员。儿童诗集《回声》、儿童散文集《妈妈的爱》。 (2)说一说你对“用目光倾听”的理解。 答:在与别人交流,听别人讲话时,要望着对方的眼睛。“交流最需要的是真诚”。用目光最能表达真诚,也是一种尊重。“真诚的目光胜似千言万语,目光传递的是温暖的春天。” 2、《信任》 路边的指示牌是引导行者的线索,也是行文的线索。 (1)告示牌把人们引向什么地方? 答:桃园,因为那里互相信任的最高境界,在那儿人们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信任与被信任的喜悦。 (2)桃园主人从没出现,你是样了解他的性格的? 答:通过侧面描写主人的训练有素的猫狗,它们的动作、神态。烘托出桃园主人热情好客、善解人意、相信客人的美好品质。 3、《修鞋姑娘》 (1)“我”为什么要找修鞋姑娘还钱? 答:因为我要送去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实现自己的承诺。 (2)课文是怎样一步步地展现修鞋姑娘品质的? 怀疑——坦然、自信 同情——只收六角钱 担心——只收三角钱 纳闷——赞我诚实守信 一波三折、跌宕(dàng)起伏 诚实、善良、信仸 (3)写作方法:倒叙、首尾呼应,使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4、听、默写。 (1)名言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论衡》 遵守诺言就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法国)巴尔扎克 (2)古诗句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第五单元心愿 1、《凡卡》 (1)作家作品:契诃(hē)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与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共称“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契诃夫《变色龙》《凡卡》;莫泊桑的《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欧?亨利癿《麦琪的礼物》。 (2)插叙有何作用? 答:信中的两次插叙是与当时凡卡的现实生活及悲惨命运形成鲜明的对比,起到对比、反衬的作用。成功的插叙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突出文章中心。 2、《种子的梦》 (1)作家作品:柯岩,冯恺,当代著名女诗人、女作家。代表作品:《周总理,你在哪里》,报告文学《船长》,长篇小说《寻找回来的世界》。 (2)种子的梦是什么? 答:在寒冷的冬季,默默地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吸收养料,积蓄力量,梦想—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3、《对岸》 (1)作家作品:泰戈尔,印度。14岁写剧本,19岁写第一部小说,52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 (2)反复的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答:主要用于诗歌,其作用是,反复的咏叹,以此表达强烈的情感。格式整齐,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感。分为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两种格式。 (3)听、默写 名言: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古诗: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第六单元劳动 1、《古诗二首》 (1)《秋浦歌》(唐)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2)《悯农》李绅(唐)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3)这两首诗描写的不同情境和抒发了不同的情感,试着写一写。 ①冶炼工人在月光如水的夜晚,伴着熊熊炉火以及四溅的火星,热火朝天劳动的情景。表达诗人对冶炼工人的热爱及敬佩之情,不怕苦不怕累、乐观忘我。 ②旧社会的农民受到的残酷的剥削。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平的愤懑之情。 2、《幸福在哪里》 (1)作者:(保加利亚)埃林?彼林 代表作:童话《扬?比比扬历险记》。 (2)对比的手法表现十年前后的变化。 孩子们不知道幸福的真谛——在各个岗位做有益于人类的事。 井旁荒草丛生——草木葱茏,人畜禽用水。 好处:突出主题,说明幸福就在于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3、《劳动的开端》 (1)作家作品:吴运铎,被誉为“中国保尔?柯察金”,是中国兵工事业的开拓者,新中国第一代工人作家。代表作:《把一切献给 》。 (2)从文中的“抽”字你体会到什么? 答:体会到了动作粗暴、态度冷漠,全然不管别人的感受。穷人没有地位,受尽百般欺侮。 (3)作者“劳动的开端”是怎样开始的? 答:第一次挑煤。半夜动身——办事员的冷漠、粗暴——天刚亮启程——越来越累——午后困乏到了极点——天黑空筐回家——体会到:劳动的艰难,旧社会穷人生活艰辛。 (4)蒲松龄,清朝,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人称“聊斋先生”,文学家。《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称《*狐传》。相关句子:写*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4、背诵 (1)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2)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别人的事我帮忙干。不救苦来不救难,可算是好汉? ——陶行知《自立立人歌》 第七单元尊严 1、《囚歌》叶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2、《晏子使楚》 (1)体会“侮辱”、“尊重”含义。 答:“侮辱”是指:使人的尊严、人格、名誉受损,楚国仗着国势强大,想显摆,故意刁难、羞辱,目的是要使晏子和齐国蒙羞。 “尊重”是指:尊敬,敬重。经过几番较量,楚王不敢取笑晏子,很敬重他。 3、《为了他的尊严》 (1)独臂乞丐从女主人那里得到了什么? 原来:同情不施舍。 实际:通过劳动,得到做人的尊严。 (2)写“双手健全的乞丐”用意何在? 答: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中心,只有通过劳动取得报酬,才会有尊严,靠别人癿的施舍过日子毫无尊严可谈。 4、《竹石》(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5、《嗟来之食》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第八单元火与光 1、《普罗米修斯故事》 古希腊神话 (1)英雄行为表现在哪? 答:富有同情心;热心帮助人类;面对惩罚毫不屈服。 2、《奇异的激光》 (1)为什么说激光是奇异的? 答:因为最亮的光是激光,最快的刀是激光,最大的书是激光,最准的尺的激光。 3、《灯光》 (1)作者:王愿坚,当代作家,代表作:剧本《闪闪的红星》 (2)文中出现三次“多好啊”各有什么含义? 答:第一次:天安门广场上游人发出的感叹——赞叹天安门夜景。 第二次:郝副营长对书中的插图发出癿感叹——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第三次:议电灯时的感叹——渴望胜利,向往美好生活。 (3)文章以“灯光”为题,开头结尾写天安门灯光有何用意? 答:成为全文的线索。形成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清晰,突出文章主旨,告诉我们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不要忘记革命先烈用鲜血乃至生命换来的幸福。 4、《灯塔》 重点词语:灯塔:忠于职守、甘于奉献、不畏强敌。海鸥:胆小。 第九单元破除迷信 1、《西门豹治邺》 (1)西门豹是如何治理邺的? 答:第一步:发现问题——调查了解——弄清真相 第二步:惩治坏人——教育百姓——破除迷信 第三步:修渠引水——灌溉庄稼 (2)如何评价西门豹? 答:他是一个尊重科学,敢于破除迷信,一心造福百姓、智慧非凡、管理能力超强的人。 2、《活见*》 有赴饮夜归者,值大雨,持盖自蔽。见一人立檐下,即投伞下同行。久之,不语,疑为*也。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值炊糕者晨起,亟奔入其门,告以遇*。俄顷,复见一人,遍体沾湿,踉跄而至,号呼有*,亦投其家。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3、听、默写 写*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郭沫若 科学研究能破除迷信,因为它鼓励人们根据因果关系来思考或观察事物。——爱因斯坦 4、标点符号的作用 引号 (1)直接引用(2)着重论述(3)特殊含义(4)引号中的引号,用单引号 省略号 (1)省略内容(2)表示说话的断断续续(3)省略引文内容 破折号 (1)解释说明(2)话题突然转发(3)声音延长 第十单元我们去旅行 1、《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1)徐霞客:明末清初杰出的地理学家,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 (2)“奇人”表现在哪儿? 答:“因为他淡泊名利、锲而不舍、立志考察、志向高进、不畏艰险、卓尔不群、求真求实毅力超凡。写就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3)“奇书”表现在哪儿? 答: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及文学价值。“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4)积累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篇》 2、《少年旅行队》 (1)作者:柯蓝,著名的散文家、小说家。当代散文诗杰出的先行者、带头人,散文诗大师。 (2)一组散文诗由《出发》《老师》《小纸船》《听广播》《标本》《旅行者之歌》组成。 3、听、默写 (1)名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 乘兴而行,兴尽而返。——刘义庆《世说新语》 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5、《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6、常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1)比喻:形象生动 明喻:像、似、如、犹如、宛如、仿佛…… 暗喻:是、成为、发成、成了…… (2)拟人: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3)排比:加强语势,强调内容。 (4)设问:强调问题,引发思考。 (5)反问: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 (6)夸张:烘托气氛,增强联想。 (7)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表达的效果。 (8)反复:强调内容及感情。 (9)对比:突出强调内容。 长按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ozhoulongxiaa.com/azlxjz/9950.html
- 上一篇文章: 端午一起去泰山
- 下一篇文章: 净名寺新春祈福音乐会在乐清大剧院隆重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