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关于农业的文件和 策是一个接一个的颁发,每年一号文件一出,全国人民又开始热议农业了。

这样的场面每年这个时间都会上演一次。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一般是“两会”之后不久,对农业的热议会渐渐降温,然后消失。这种现象用一个成语来描绘,就是虎头蛇尾。

大家听出来了,我不是来唱赞歌的。

伴随每年开春上演的农业大戏——“一号文件”的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各大媒体上“农业的机会来了”、“下一个投资热点是农业”、“农业迎来*金时期”等等诸如此类的文章。你会发现:两年前有这样的文章,两年后有这样的文章,而两年前的两年前也有这样的文章,四年前的四年前仍然有这样的文章……这些文章有理有据,可谓秋毫明察, 策洞见。但看多了,不免顿生疑惑:农业的机会到底是来了没有啊?

啥时候来呢?

1农业无所谓机会

十年前,刚开始从事农村 策研究的时候,正逢国家开始提新农村建设。有一阵子,我很有些打了鸡血的感觉,非常热衷于宣讲“农业的机会来了”。当有人知道我是搞农村工作的时候,常常会问我现在农村是不是有很大发展机会?我的回答不光告诉他们是,而且把农业都有哪些机会描绘得有声有色。至于“连续十年的一号文件”之类的,也是提起就给别人灌。有不少人被我忽悠得晕头转向,干起了农业。后来的日子,一方面我继续着这样的忽悠,另一方面,开始回答那些早年前被忽悠从事农业的人所抱怨的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当然,回答这些问题也很简洁:农业是一个周期长、见效慢的产业,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要抱着急于求成的心态来做农业。毫无疑问,这样的回答是在野双方均能认同的标准答案,从来没有人质疑过。

但是,后来我慢慢发现,那些由于各种各样的理由进入农业领域希望发展的人所遇到的问题,不光是因为农业本身周期长见效慢的问题,也不光是对国家农业 策把握不到位的问题。

有的人为某一个农业项目一头扎进去投个几千万耗上十多年,结果仍然败兴而归。难道说十多年还不够长吗?仔细想想“周期长见效慢”的回答,其实是一句极不负责任的废话——除了炒股等有少数几个一夜暴富的可能外,哪些行业是一蹴而就的呢?仔细想想农业看起来很美做起来很难的原因,就会发现:“很美”只是与三四十年前比较而言,是宏观的想像或推理,很有些“中国梦”的味道;“很难”就是当一头扎进去后,发现它很骨感,很残酷。说穿了,农业之所以步履维艰,核心问题是中央对农 策永远是雷声大雨点小。

试想想,这几年中央出台了很多支农惠农 策,但有多少真正落实到基层呢?

不把农业作为我的“第一产业”已经有两、三年了,所以不再有此前的专注和纠结。但自己根在农村,有时仍然会“不小心”在互联网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ozhoulongxiaa.com/azlxyz/5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