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沙溪镇聚龙围“稻虾共作”示范基地投入1.7万尾澳洲淡水龙虾,是该基地今年首次投苗。据悉,以往“稻虾共作”主要以养殖小龙虾为主,而此次约50亩稻田则换养成澳洲淡水龙虾。这种龙虾以个头大、肉质鲜嫩、经济价值更高取胜,预计在年底能迎来收获。

走进沙溪镇聚龙围农场,50亩水稻青翠欲滴长势良好,阵阵微风卷起层层稻浪,阳光照耀下的水田泛着朦胧的彩光。站在田埂上,一眼就能看见“稻虾共作”试验示范基地的牌匾,与常规稻田不同,一根根小竹棍支撑着高约40厘米的纱网,增氧机呼呼转动溅得水珠四溢。田埂上种粮大户梁辉权穿着拖鞋,伸出黝黑的手臂端起一筐筐澳洲淡水龙虾种苗投入稻田中。

梁辉是澳洲淡水龙虾虾苗的供应者和技术指导者,他告诉记者,“稻虾共作”其实是将过去普通单一的稻田种植,提升为立体生态种养模式。该模式利用农业生态学原理在稻田里面构建稻、虾共生系统,促进资源综合利用,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

“澳洲淡水龙虾以食性杂、生长快、个体大、出肉率高赢得农户的青睐,目前中山全市澳洲淡水龙‘稻虾共作’工作基地预计有多亩。”梁辉说,“稻虾共作”亩产龙虾能达到公斤左右,水稻亩产公斤,一年龙虾与水稻可产2季。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每公斤澳洲淡水龙虾元,每公斤稻虾米14元左右计算,比单纯的种植水稻收益高了很多。

梁辉权表示,今年他的晚稻种植面积达亩,此次拿出50亩作为“稻虾共作”的实验基地,如果今年收益较好,明年他将考虑扩大种养面积。

文/见习记者陈雪琴

图、视频/记者余兆宇

编辑:周振捷二审:彭晓剑

三审:魏礼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往期推荐

冷空气今晚杀到!中山未来几日最低22℃

悦来南路部分路段今起半封闭施工

大开眼界!40多辆老爷车现身中山

中山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

中山人这样向祖国表白

特朗普确诊新冠!

中山市博物馆、图书馆……招人了

中山这片网红花海正开得灿烂!快去打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ozhoulongxiaa.com/azlxyz/6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