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地位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甲壳纲Crustacea

十足目Decapoda

常见种类

11

中国龙虾

Panulirusstimpsoni

形态特征:头胸甲略呈圆筒状,但鳃区有时略为膨大,表面覆有软毛且具强大棘刺,前缘除眼上角外,尚有4枚距离相若之大刺,眼睛大且呈肾状。眼上角约等于或稍低于两倍眼高,角间具小刺。前额板具两对分开之主刺(前者显著大)及许多棘刺,第一触角鞭约与体长相等。第二至第六腹节背甲每节侧半部具宽的下陷软毛区,其中以第二、第三腹节特别明显,侧甲前缘平滑,但第二至第五侧甲基部后缘呈齿状。

体色:体表呈褐绿色。头胸甲前缘和两眼柄间无鲜艳斑纹,眼睛呈黑褐色,眼上角具褐色和*白色环带,步足具*白色条纹。腹部散布有微小白点,而关节附近具较大白点,下陷软毛区略为褐色,腹肢为红褐色。

分布:中国沿海,最近也发现自泰国,栖息在水深40公尺以内的岩礁地带。体型:最大体长35公分、重3公斤,通常为16~23公分。

12

锦绣龙虾

Panulirusornatus

形态特征:头胸甲略呈圆筒状并覆有软毛,其上具强大棘刺,前缘具不同大小的刺。眼睛大且呈肾状,眼上角稍超过或约等于两倍眼高,角间无小刺。前额板具两对分开的主刺(前者显著较大),有时亦具一些小刺,第一触角鞭稍长于体长之一半。腹部光滑(有时具非常微小之陷点),无横沟或下陷软毛区,侧甲前缘平滑,但第二至第五侧甲基部后缘呈锯齿状。

体色:体表呈绿色而头胸甲略蓝色。眼上角具*白色和褐色交互斑纹,眼睛为黑褐色,第二触角柄蓝色,发音器略为粉红色。第一触角和步足具显眼的淡*色和黑色环斑。腹部各节包括尾柄的背中部具宽黑色横带,近关节处具淡*色斑点,且第二至第五腹者旁边更有一长的斜淡*斑,腹肢呈*色,卵橙色。

分布:印度一西太平洋海域;从非洲东部至日本,澳洲和斐济群岛。通常栖息在水深1~10公尺,而最深记录为公尺,以岩礁及礁斜面之静水处为多,但有时也可以在河口附近水质较混浊之泥底处发现。

体型:龙虾属中体型最大者,最大体长达60公分,通常为20~35公分

附注:野生种群已列入最新保护名单!

13

杂色龙虾

Panulirusversicolor

图片来源见水印

形态特征:头胸甲略呈圆筒状,表面近乎光滑但棘刺强大,前缘除眼

上角外,具4枚距离相若之大刺。眼睛大且呈肾状,眼上角超过三倍眼高,角间无棘刺。前额板仅具两对分离之主刺(前者较大),第一触角鞭约与体长等长。腹部大致平滑,但第二及第三腹节背甲各侧具一浅且宽的下陷软毛区,并以第二腹节者较为显着而第三腹节者有时不明显,侧甲前缘平滑,但第二至第五侧甲基部后缘呈锯齿状。

体色:体表呈蓝色和绿色,大个体较绿。头胸甲包括眼上角具绿色、白色和蓝色杂斑,眼睛为黑褐色。第二触角柄内侧为粉红色,而外侧为蓝色,触角鞭内侧为白色,外侧亦为蓝色。第一触角柄内侧为白色,而外侧为蓝色,触角鞭则全为白色,步足为蓝色且有明显的白色条纹。腹部呈绿色,各腹节后缘具一蓝边之横白线,尾扇未钙化部份为蓝色和绿色或橘褐色(较大个体)。腹肢呈蓝色并有白边,且中间有显眼的白色纵条纹。稚虾的体色略为不同,体表呈蓝色至暗蓝色且只有头胸甲侧面的白色纵纹较显著,第二触角和前额板几乎完全白色,而第一触角为蓝色且末端为白色,步足条纹暗蓝色而不为白色,腹肢无白边,尾扇未钙化部分呈绿色。

分布:印度一西太平洋海域;自非洲东岸到日本,澳洲和玻里尼西亚(Polynesia)。通常栖息在水质清澈或稍为混浊但水流强大的礁区,水深通常浅于16公尺并多为4~12公尺。

体型:最大体长为40公分,通常为20~30公分。

14

密毛龙虾

Panuliruspenicillatus

图片来源见水印

形态特征:头胸甲略呈圆筒状,但鳃区稍为膨大,表面覆有软毛,前缘除眼上角外,尚有4对距离相若之大刺,头胸甲后方之棘刺颇短。眼睛中等大且略呈球形,眼上角约两倍眼高,角间具一纵列小刺。前额板仅具4个底部相连之主刺(后者较大),第一触角鞭略长于体长之一半。第二至第六腹节背甲各具一横沟,而第二至第五腹节者未与侧甲沟相连,且第二腹节更具一浅(极少数很显著)及近乎光滑(仅极少数满布软毛)之横下陷区,偶尔第三腹节亦具一不明显之下陷区。第一至第四或有时甚至第五腹节侧甲之前缘具刺,但基部后缘都不呈锯齿状。

体色:体表呈深蓝色及褐色,眼睛为黑色。头胸甲的大刺尖端为*色,第一触角柄具白色纵条纹,第二触角外基底膜状部为浅蓝色,步足具显眼的白色纵条纹。腹部散布有微小的浅色斑点,仅第一腹节关节具大的白色斑点,腹肢和尾扇未钙化部分为黑色。

分布:印度一西太平洋海域;自非洲东岸、红海、澳洲、日本至近美国西岸的岛屿如加拉帕格斯群岛(GalapagosIslands)。通常栖息在1~4公尺水深,有时至约16公尺水深之面海岩礁边缘和不受河川影响的清澈水域处,并经常发现于冲浪区中水流强大的洞穴深处,以步足紧抓着礁石。

体型:最大体长为40公分,通常20~30公分且维虾通常大很多。

15

*斑龙虾

Panuliruspolyphagus

形态特征:头胸甲略呈圆筒状,前半部近乎光滑但后半部覆有软毛,表面上之棘刺强大,前缘具不同大小之刺。眼睛大且呈肾状,眼上角稍低于两倍眼高,角间无刺。前额板只具一对分离之主刺,第一触角鞭约与体长等长。腹部光滑无横沟,仅第二腹节背甲有时具短的下陷痕迹,侧甲前缘平滑,而第二至第五侧甲基部后缘呈锯齿状。

体色:体表呈淡绿色。眼睛为黑褐色,头胸甲上的刺尖端为*褐色。眼窝后缘和头胸甲后方之横沟为*白色,前额板具*白色中央纵线,第一触角柄交互着*白色和浅绿色环带,而触角鞭则具*白色和暗褐色环带。步足呈浅褐色且有*白色斑点。腹部覆有微小的浅色斑点,而关节处则具较大之*白色斑点,各腹节近后缘处具一褐边的*白色环带,腹肢和尾扇未钙化部分为橘褐色且有*白边。

分布:巴基斯坦至台湾和澳洲北部,通常楼息在河口附近之泥底混渴水城处,水深为3~90公尺,并通常浅于40公尺。

体型:最大体长约40公分,通常为20~25公分。

16

天鹅龙虾

Panuliruscygnus

图片来源见水印

形态特征:头胸甲略呈圆筒状,表面密布软毛,除眼上角外,前缘具有4个距离相若的大刺,头胸甲后方之棘刺短。眼睛大且呈肾状,眼上角约三倍眼高,角间具纵列小刺,前额板具一对分开的主刺及很多其他棘刺(有时一些颇大),第一触角鞭稍长于体长之一半。第二至第六腹背甲节各具两条横沟;前者较深且和侧甲沟相连,后者较浅但宽并满布绒毛(有时更于中间中断),第一至第五腹节侧甲前后缘均不呈锯齿状。

体色:体表呈暗褐红色至淡粉扛色。眼睛为黑色,眼上角为黑色而尖端为白色,头胸甲的侧腹面具白色纵条纹。第一触角呈橘色或白色,腹面都为白色。第二触角柄略为粉红色且具黑色刺,触角鞭背面为褐色而腹面为白色,步足呈黑色并有橘色条纹。腹部关节附近具明显白点,目第二至第五背甲深横沟前具成排浅色小点,侧甲尖端呈白色,腹肢淡*色并有白边,尾扇未钙化部分为白色(较狭)和绿褐色(较宽)交互成带状,而未缘为白色。

分布:限于澳洲西部之亚热带海域,栖息于1~公尺水深的岩礁地带,幼体通常于1~10公尺水深处而成虾则为30~公尺。

17

眼斑龙虾

Panulirusargus

图片来源见水印

形态特征:头胸甲略呈圆筒状,表面近乎光滑,前缘除眼上角外,尚具4个距离相若之大刺,头胸甲后方之棘刺很短。眼睛大且呈肾状,眼上角超过三倍眼高,角间具小刺,前额板具两对分开的主刺(前者显著较大)及一些小刺,第一触角鞭略长于体长之一半。第二至第六腹节背甲各具一略为中断或中间紧束的横沟,且不与侧甲沟相连,侧甲前后缘均不呈锯齿状。

体色:体表呈灰褐色或灰蓝色,腹面为乳白色且散布有绿斑。头胸甲背沟灰白色,颈沟具4个大白点,头胸甲侧腹面略呈白色,眼上角具暗褐色和白色杂斑,眼睛为黑色。头胸甲前缘和前额板具灰蓝色和白色交错杂斑,第一和第二触角颜色与身体其他部位相似,步足为灰蓝色且有浅褐色条纹。第二至第六腹节横沟前缘具一列白点,并以最侧面者较大,于第二和第六腹节甚至呈一大眼点状,各腹节后缘具狭窄的浅色环带,尾扇未钙化部分具浅褐色、褐色和*白色环带,而末缘为宽黑色。腹肢呈一半为*色而另一半为黑色,且基部有白点。

分布:大西洋西岸的热带海域;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百慕大、墨西哥湾、加勒比海至巴西。

18

断沟龙虾

Panulirusinterruptus

形态特征:头胸甲略呈圆筒状且表面覆有软毛,前缘具不同大小之刺,头胸甲后方之棘刺很短。眼睛大小适中且略呈豆形,眼上角约两倍眼高,角间有时具小刺,前额板具两对分开的主刺(前者显著较大)及些许小刺,第一触角鞭稍长于体长之一半。第二至第六腹节背甲各具一中断的宽深横沟,横沟满布绒毛且与侧甲沟相连,但中间断续部份间隔宽大。腹节侧甲前缘平滑,但第二至第五侧甲基部后缘则略呈锯齿状。

体色:体表呈红色,腹面略呈橙色。眼睛为黑褐色,眼窝为鲜*色而后缘呈黑色,眼睛下方更具一对明显的黑点。前额板之主刺和发音脊为黑色,第一触角柄具橘色纵条纹,步足为黑色并具橘色条纹,腹肢和尾扇未钙化部分为褐色或暗褐色。

分布:美国加州和墨西哥,栖息于2~70公尺的岩礁地带,并以深水域为多。

体型:通常体长为20~30公分。最大体长报告为60公分,但有待商榷。

19

吉氏真龙虾

Palinurusgilchristi

形态特征:头胸甲略呈圆简状且多刺,表面覆有软毛,颈沟后方无中央脊。眼上角很大且呈三角状并靠近头胸甲前侧角,头胸甲及眼上角前缘呈锯齿状并具中央刺(但不为真正额角),眼睛大且略呈肾状。触角基部之发音器发达,第一触角鞭较触角柄未节为短。腹部具低但显著之背脊,第二至第五腹节背甲各具两条等宽且密布毛之横沟,第二至第六侧甲下缘呈一大齿状且后缘为锯齿状。

体色:体表呈粉红褐色。头胸甲的刺和颈沟侧面略为白色,眼睛为黑褐色,第一、第二触角鞭和步足交错有橘褐色和白色斑纹。腹部为橘褐色并分布有白色杂斑,背脊为白色,尾扇未钙化部分透明但略为褐色。腹面和腹肢为浅白色。

分布:限于南非南部沿岸之温带海城,栖息于水深55~(多为90~)公尺的礁石地带。

体型:普通体长为23公分左右,最大体长为31公分。

20

南非静龙虾

Jasuslalandii

图片来源见水印

形态特征:头胸甲略呈圆筒状,但鳃区略为膨大,表面之棘刺短,具小额角。眼上角肥短且与头胸甲前侧角有一段距离,眼睛普通大且呈豆形。触角基部无发音器,第一触角鞭短于触角柄末节。腹部背面密布有鳞片状刻纹;第二至第六腹节背甲具5行或以上鳞刻,且第一腹背甲横沟前缘亦具一列鳞片状刻纹。

体色:体表呈褐红色至暗褐色,有时甚至暗蓝色(雌虾通常较暗色)。眼睛为黑色,第一触角关节呈*色,第二触角鞭具宽的浅色环带,鳃沟白色,步足为橘色。腹部侧面具*色及白色斑纹,尾扇未钙化部分为*色且具褐边。分布:只产于西南非(那米比亚Namibia)至南非南部沿岸之温带海域,栖息在水深1~46公尺,有时至90公尺的岩礁地带。本种在葡萄牙亦曾报导过一次,但似乎应该为从其他地区引进体型:最大体长46公分,普通16~30公分。

21

新荷兰静龙虾

Jasusnovaehollandiae

形态特征:头胸甲略呈圆筒状且多刺,具小额角。眼上角肥短且与头胸甲前侧角有一段距离,眼睛普通大且呈豆状。触角基部无发音器,第一触角鞭较角柄末节短。腹部覆盖着鳞片状刻纹;第二至第六腹节背甲各具4~5行刻鳞,但第一腹节背甲横沟前缘则无刻纹。体色:体呈砖红色至橘色,头胸甲和腹部侧面具*色斑纹,眼睛为黑色,第一触角关节为*色,第二触角鞭具宽浅色环带,步足为橘色,尾扇未钙化部分为*色且具褐边。分布:限于澳洲南岸和塔斯马尼亚(Tasmania)之温带海域,栖息于1~公尺水深处的岩礁地带。体型:最大体长51公分(重5.2公斤),普通约为28公分。

22

爱德华静龙虾

Jasusedwardsii

图片来源见水印

形态特征:头胸甲略呈圆筒并分布有钝刺,具小额角,眼上角肥短并于头胸甲前侧角有一段距离、眼睛普通大且呈豆状,触角基部无发音器。第一触角鞭较触角柄末关节短。腹部覆盖着鳞片状刻纹:但第二至第六腹节背甲各仅具2~3行刻鳞,且第一腹背甲横沟前缘无刻纹。

图片来源见水印

体色:体表呈红褐色,腹部侧面之*白色斑纹颇显著。眼睛为黑色,第一触角关节为*色,第二触角鞭褐色且无环带,步足为橙色,尾扇未钙化部分主要为*色.分布:温带海域种类,为纽西兰(多产于南部)及占松群岛(ChathamIs.)的固有种,栖息在5~公尺的岩礁地带.体型:最大体长为58公分,普通约25公分。

参考资料

陈天任,游祥平-《原色台湾龙虾图鉴》

图片来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ozhoulongxiaa.com/azlxxx/7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