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是因为小龙虾每到夏天就独霸我国大江南北宵夜市场的关系,关于它的N种谣言真可谓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过,也没关系,不遭人妒是庸才,反正谣言最盛的时候都没见小龙虾从餐桌上“下岗”过。如果想更安心一点,就要看看这份小龙虾科普手册了。

1谣言:小龙虾是虫子

我们常见的小龙虾的真名叫“克氏原螯虾”,学名叫Procambarusclarkii,是一种如假包换的淡水虾,根本不是虫子。它和龙虾有亲戚关系,同目不同科。小龙虾原产于美国东南部,所以又叫美国螯虾。原生地在墨西哥湾附近,尤其是密西西比河河口地带,所以也叫路易斯安那州螯虾。它是最具食用价值的淡水龙虾品种,年产量占整个淡水龙虾产量的70%-80%。

2谣言:中国以前没有小龙虾

中国有四种原生态的正宗小龙虾,它们是东北黑螯虾、南京黑螯虾、史氏拟螯虾和朝鲜黑螯虾。除此之外,还有两种“外来和尚”,原产美国的克氏原螯虾和原产大洋洲的红螯螯虾,只不过克氏原螯虾技高一筹,在中华大地遍地开花,成为最著名的小龙虾。

3谣言:小龙虾是日本人为了消灭尸体经过基因改造后引进的

关于小龙虾最荒唐的传言,莫过于几乎人尽皆知的“驻中国的日 生化部队因为要处理大量的尸体,将克氏螯虾经过一系列的基因改造,变成小龙虾,运到日 驻地担任起水体清洁的工作。”

  

这种说法很荒唐,年沃森和克里克才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上世纪70年代人类才开始DNA重组技术的应用研究,侵华日 搞基因改造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但是,我们现在吃的小龙虾确实是从日本来的。年,日本从美国引进了20只克氏原螯虾,目的是繁殖培养成为牛蛙的饲料。大约在年前后,克氏原螯虾又被引入中国,最早的养殖地在南京附近,很可能也是作为饲料用途。之后克氏原螯虾凭借良好的适应能力在各地繁衍开来。所以从时间上看,小龙虾进入中国和日本侵华并无任何瓜葛,也不存在什么阴谋论。

4谣言:小龙虾脏,外国人都不吃

小龙虾在美国是很常见的料理食材,已经吃了上百年。美国人通常用马铃薯、玉米水煮搭配卡疆粉给小龙虾调味,小龙虾的买卖也逐步从乡间集市走向大宗交易,目前全球每年的贸易量超过30万吨。路易斯安那州在年还将小龙虾选为州代表动物,并且每年都举办“龙虾节”。

  

外国人吃不吃小龙虾还可以看看出口数据,年仅湖北省就出口小龙虾多吨,全国的出口量至少是数万吨。目前出口的小龙虾食品以熟食为主,如龙虾尾、虾仁、茴香整肢虾、辣粉虾、龙虾酱,主要销往丹麦、瑞典、西班牙、英国、法国、美国、加拿大、日韩和东南亚市场,比如欧洲市场上90%的小龙虾来自中国。

5谣言:我们吃的小龙虾都养在污水里

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这个说法的来源,一是因为小龙虾是杂食动物,生命力很强,能在污染水体生存;其次是因为早期的小龙虾主要来自于河湖或者稻田里,食物很杂。但随着大家对于小龙虾的喜爱,野生的抓捕显然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广大的市场,因此现在大家吃的小龙虾绝大部分来自人工养殖。

  

虽然小龙虾的繁殖和生存能力很强,即便在污水中也能生存,但会限制小龙虾的繁殖速度。它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脱壳,太脏的环境会影响脱壳的次数甚至不脱壳。因此人工养殖为了保证小龙虾的繁殖速度,都会采用非常卫生的条件。

  

小龙虾能忍受污染的水质,但它们并不喜欢那样的环境,而且它们忍耐也是有限度的,并不是百*不侵、刀枪不入,这一点与泥鳅比较相似。有学者专门做过实验,发现小龙虾更倾向于选择新鲜的食物,更喜欢清洁的水源,所以生活在污水中绝对是被逼无奈。

6谣言:小龙虾体内重金属超标几百倍

这条流言的盛行还是与小龙虾顽强的生命力有关。专家介绍,小龙虾有天然的排*机制,它在污染严重的地方也能存活,主要就是依靠自身的排*机制。小龙虾它能将大部分的金属转移到外壳,随着发育和生长过程中经历的若干次脱壳,这些重金属也会被排除了体外。虽然还有一部分重金属由于小龙虾本身的富集能力被保存在身体中,但这些重金属存在于虾鳃和内脏中,而不是我们吃的虾肉中。

7谣言:小龙虾呈现蓝色是重金属污染造成的

虾壳上的颜色主要由甲壳内的甲壳蓝蛋白和虾青素共同形成,根据含量和结合程度的不同,可以呈现出红、橘红、蓝、青、白、黑等多种颜色,比如澳洲龙虾主要以蓝色为主。网上出现的蓝色小龙虾可能是“宠物蓝龙虾”外逃,或者个别小龙虾的基因变异,这并不稀奇。

8谣言:小龙虾里有很多寄生虫

小龙虾的确可能携带寄生虫,但这也不是它的专利,没有资料表明其在携带寄生虫上有什么特别性,其他水生生物同样可以携带,比如蛙、螺、贝、鱼、菱角等。预防寄生虫病的关键是烧熟煮透,尤其不要吃生的或半生不熟的小龙虾,有些地方喜欢吃醉虾,这是有风险的,酒能杀菌但未必能杀死寄生虫。比较保险的做法是摄氏度烧煮10分钟以上。

9谣言:小龙虾易造成“横纹肌溶解症”

前几年,南京曾经发生过一次多人因“横纹肌溶解症”入院的事件,流行病学家从病人就餐史分析,高度怀疑小龙虾是导致这一事件的元凶。但是专家对搜集到的样品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检测分析,并未发现异常,也没有找到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物质,最终这一事件被定性为“哈夫病”。哈夫病是一类原因不明的横纹肌溶解症,世界各国均偶有发生,一般是吃水产品后24小时内发病,除此之外没有明显的规律。除了吃小龙虾,吃海鱼、淡水鱼都出现过类似案例。

网上也有种说法,认为是含有草酸的“洗虾粉”导致了横纹肌溶解症。但是美国普度大学的专家则表示,草酸不仅仅存在于洗虾粉中,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食物中也有草酸的广泛存在,例如菠菜。草酸的确有腐蚀性,但只有短时间内大量使用后才会刺激人体的消化系统而导致呕吐恶心等症状。但媒体上报道的几起“横纹肌溶解症”的患者并没有存在这种症状。

正确打开“小龙虾”的方式

虽然我们已经对小龙虾的系列“冤案”进行了重新“审理”,但必须正视一个现象,生活中确实人有因为吃了小龙虾而感染某些疾病的,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在加工的过程中操作不规范引起的。那小龙虾怎么吃最安全呢?

  

如果是自己在家加工小龙虾,建议买回来后先放在清水中养一两天,烹饪的时候先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去虾头和虾线,因为虾线里面装的是粪便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然后用刷子刷洗虾壳,而且煮的时候时间不要太短,以免没煮熟导致细菌感染。

  

在外面餐厅吃小龙虾尽量选择信誉好的饭店,少去大排档和本身餐馆卫生就不好的地方。当然,大饭店由于需求量大,不能排除商家用“洗虾粉”清洗龙虾的可能性,这个时候可以通过观察小龙虾进行辨别,如果小龙虾的外壳表面颜色很深,并且发暗,说明虾的质量不好。如果扒开虾头部分发现里面是黑色的,说明小龙虾在烹饪前就已经死了。活的小龙虾煮熟后腹部通常是弯的,死的小龙虾通常是直的。

  

最后,不论是在哪吃,都不要吃虾头,也不宜太过频繁,每个星期最好不要超过两次。同时,也不宜豪饮,以免导致痛风急性发作。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白癜风的中医院
治白癜风北京最好的医院是哪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ozhoulongxiaa.com/azlxjz/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