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突如其来的三十度高温让你不自觉脱掉了厚重的外套,穿上了轻薄的短袖。夏天最舒服的事情莫过于抱着西瓜追剧。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古人过夏天莫过于冰盆凉饮避暑地,可事实上,他们有着更加优异的避暑环境。今天小编就带你看看,古代甘肃人是怎么过夏天的?

古代甘肃人的夏天

古代甘肃人夏天穿着:棋怕腊寒呵子下,衣嫌春暖缩纱裁。

和现代人在影视剧中看到的一样,古代甘肃人应对夏天的第一个方法就是换单衣。宋代陈亚在《句》中写道:棋怕腊寒呵子下,衣嫌春暖缩纱裁。春天尚且要裁纱做衣服,何况是夏天呢?作为古代出现最早的丝织品,纱具有轻薄透气的特征,在夏天可万千宠爱在一身。

受尽万千宠爱的纱衣

唐朝以前,就有方孔纱存在,唐朝时期,在纱上面印上了花,或者加入了各种材料,有了不同的样式,给了人更多的选择,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有一句词:“举之若无,载以为衣,真若烟雾”,这说的就是轻容纱。尽管后来发现了丝绸,也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地位。

纱衣的地位

有人问:“看电视剧的时候能看出古代人不都很保守吗?穿这么多真的不会觉得热吗?”听到这个,小编不禁想说一句,你真的想多了!唐朝皇帝李治曾经几次下令,让臣民穿戴整齐。你品,你细品!

古代的纱衣也不是那么保守滴

古代甘肃人夏天饮食:挫糟冻饮,酌清凉些

还记得在穿越剧《宫》当中,晴川给皇帝制作冷饮的场面吗?古代也一样有冷饮。《楚辞·招魂》中就有这么一句:“挫糟冻饮,酌清凉些”。说的就是冰镇过的酒让夏天变得更冰凉,这便是最早的冷饮。

你见过影视剧中吃龙虾,但你不知道唐朝时期,出现了冰棍和冰沙,可惜因为当时不成熟的技术,只有王公大臣能尝得到。杜甫还为冷饮写有“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的名句。

将镜头移向宋朝的甘肃,这里已经出现了平民化的“冷饮专卖店”,当时的人们称它为“凉水”。凉水是什么呢?说白了就是用冰冷过的果汁。根据史料记载来看,南宋时期的冷饮,品种已经非常丰富了,市面上出售的有荔枝膏水、苦水、白水、江茶水、杨梅渴水等等数十种冷饮。

平民化的“冷饮专卖店“

元代时期,出现了冰淇淋。看来我们还是低估了古代甘肃群众的生活水平。《食宪鸿秘》中曾经记载乳酪的制作,加入冰就成了冰淇淋。可见当时的生产力依旧到达了一个极高的水平,爸爸再也不用担心我熬不过夏天了!

古代甘肃人夏天住所:窑洞凉房,总有一个适合你

众所周知,古装影视剧中很少出现窑洞,为什么呢?你见过哪个人在窑洞谈情说爱的?(薛仁贵除外)。可事实上,因为它冬暖夏凉的特性,古代甘肃人在窑洞避暑是一个铁铮铮的现实。

古代甘肃人在窑洞避暑是一个现实

凉房是什么呢?影视剧中常常看到的凉房有两种,第一种是放置冰块,人工扇风给室内降温。第二种则是寻找背阳的地方,做好通风,温度就会保持在让人舒适的范围。尽管穷人窑洞富人凉房是一个事实,可实际上,能度苦夏,分什么高低贵贱呢?

古代有钱人的凉房

看完这些,你肯定会发现,影视剧中的古人过夏天,和事实上的古代甘肃人过夏天是有本质上的区别。因为这次突如其来的升温,夏天在不知不觉中就来了,你准备好过这个夏天了吗?厚被子也该换下来啦!有没有买新的短袖?空调还能用吗?也该剪短头发啦!可最最重要的是,放平心态,古人说的,心静自然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ozhoulongxiaa.com/azlxsh/14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