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定县云雾镇塘满村借助自然资源、交通区位、水利设施、人文风情等优越条件,以建强“三队”、培训“三人”、盘活“三资”、健全“三制”的“四个三”为抓手,实现产业发展多元化、增收门路多渠道,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目前,塘满村集体经济从年的7.9万元增至20万元。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塘满村一隅建强“三队”提供组织保障建强党组织队伍。镇党委以选派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到村任职为契机,将政治素质好、农村工作经验足的青年干部选派到村担任村党总支部书记,并按程序选任为合作社理事长,充分发挥到村任职干部在学历、政策、资源等方面优势,认真谋划村级发展。建强驻村队伍。将黔南州委党校选派的1名驻村第一书记、州委统战部选派的1名驻村干部、县自然资源局选派的2名驻村干部,以及镇选派的3名驻村干部,统一组建塘满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通过“划小承包、网格管理”的方式,对全村户人进行网格化管理,摸清群众发展需求及意愿,科学制定村级发展规划。建强自治队伍。着力构建党组织引领下的“1+N”基层自治队伍,在全村组建18个组管委,发动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离任老村干、老党员、老退伍军人等组建乡贤会,并以农村青年、妇女、调解员等群众为主体,组建农村青年志愿服务队、巾帼调解队等自治队伍,延伸组织力量,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副校长邓海到塘满村摆格菊花基地进行“农校结合”植物研究基地挂牌培训“三人”激发内生动力培训干部。通过新时代学习大讲堂“村社合一”培训平台、实地调研观摩“村社合一”成功案例等方式,学习先进经验做法,强化选派干部、驻村干部以及村干部业务技能,打造一支懂政策、会管理、善协调的管理团队,全面提高“村社合一”运营质量。培训农民。结合实际打造杨雄“同心”、水纹“党建”、西头岩“法治”等系列思想品牌,引导群众打破“等靠要”思想,积极开展培训农民工作,激发致富振兴的内生动力。通过“理论+实践”的培训方式开展培训10余次,覆盖全村80%以上农民,吸纳17名致富能手加入合作社,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余名,农民整体技能素质得到极大提升。培育龙头企业。先后引进培育贵州聚华汇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贵州云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龙里县湾滩河镇新丰种植园、贵定县宏亚盛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发展药用菊花、蔬菜、澳洲大龙虾等特色产业,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塘满村“同心·小龙虾”养殖基地盘活“三资”奠定经济基础盘活资源。折股量化荒山、荒坡、山塘、水库、河流等自然资源,因地制宜,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林下养殖、打造生态立体农业等,盘活闲置资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村内闲置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加经济收入。整合资产。以发展村特色产业为引擎,整合土地、山塘等资产,养殖澳洲大龙虾75亩,种植药用菊花亩、精品水果蔬菜亩。坚持突出特色、整体设计、多规合一的理念,合理规划闲置民房,统一路、水、电、气等公共设施,打造宜居宜游田园乡村,将闲置资产变为发展资金。用活资金。加速推进农村承包地确权和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积极争取资金发展农业,在不改变资金姓“农”的前提下,量化为村集体或农户持有的股金,集中投入到合作社,实现利益共享。塘满村组织群众开展菊花基地种植技术培训健全“三制”确立常态长效建立“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基地”发展机制。通过村党支部示范引领、合作社建基地、公司提供技术、农户参与以及基地量产发展模式,做优做特做大产业。同时,通过云雾镇玖旺公司兜底销售,破解销路难题,保障农户务工收入、分红稳定增长。建立“租改股”机制。打破传统的产业发展“一租到底”方式,实行“租改股”机制,农户和集体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实行市场化运作的利益联结,按照合作社收益盈亏确定农户分红多少。建立财务监督管理机制。积极推进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人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村级集体经济实行独立财务管理,并建立监事会,定期将合作社财务收支、集体资产资源使用情况进行公示,自觉接受监督,规范合作社经营管理。塘满村杨雄寨白鹭林林下种植铁皮石斛通讯员吴刚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虞思滔编辑梁晓琳编审张发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ozhoulongxiaa.com/azlxsh/16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