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澳洲淡水龙虾
澳洲淡水龙虾(Cheraxquadricarinatus), 学名为四脊光壳南鳌虾,又名红螯螯虾,原产澳大利亚,外形酷似海中龙虾,是世界上最名贵的淡水经济虾种之一。 该虾体色褐绿,成熟雄虾的螯的外侧顶端有一膜质鲜红带,美丽好看,故又被誉为红螯螯虾。 具有二大特征:一是体大肥美,一般商品虾龙虾仔体重—克,成虾在克以上。二是生长快,产量高。澳洲龙虾价格在60-90元/斤之间。 澳洲淡水龙虾原产于大洋洲,是近几年从澳大利亚引进的一种大型淡水虾,包括红螯螯虾和牙别螯虾两个品种。该虾终生生活在淡水中,杂食性,有较快的生长速度,能在淡水中自然繁殖孵化,有较高的成活率和较强的抗病能力,攻击性弱,耐低氧,耐污,适应性强并且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可食比率高(腹部占总体重的42%~47%),并具有耐长途运输、可鲜活上市、人工繁殖设备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下面介绍有关红螯螯虾生物学特性及养殖方法。 (一)生态习性 1.形态特征 红螯螯虾整个躯体由几丁质甲壳覆盖,呈短粗状,体色为蓝绿色,由头胸部和腹部组成,长度比近似1∶1,第一对步足粗壮呈螯状,其末端膨大呈钳形,是防御敌害侵扰,进行自卫和掘洞的主要工具。其他步足中,第二、三步足为螯状,第四、五步足呈爪状。 2.生活习性 红螯螯虾的适应性较强,耐低氧和耐高温。红螯螯虾的习性是昼伏夜出,白天潜伏在水体可隐蔽的地方,傍晚和黎明前出来觅食,喜夜晚活动,不善游泳,多在池底爬行栖息,喜集群活动。交配季节,所有的红螯螯虾白天都显得十分活跃。养殖试验表明,红螯螯虾存活温度范围在5~38℃,适宜生长温度为13~28℃,当水温超过12℃即开始摄食,水温超过33℃,则会抑制生长。该虾只有在在不利于自身生长的生活条件下才会打洞,据观察,在较软的池底泥中,养殖过程很少掘穴,但在越冬过程中,这种虾比较喜欢打洞。 红螯螯虾耐低溶氧能力较强,如水中溶氧量为1毫克/升时仍能生存,在潮湿微水状态下,亦能存活较长时间。但是在养殖过程中溶氧一般不应低于3毫克/升,在孵化过程中溶氧量还应高一些。 3.食性(属于广食性类) 红螯螯虾为杂食性动物,在天然条件下主要摄食有机物碎屑、水生植物的根、叶及碎片,特别喜食汁多肥嫩的绿色植物,如水浮莲、水葫芦苦草等。动物性食物包括水蚯蚓、水生昆虫的卵、鱼虾肉等。在人工养殖情况下,可投喂配合饲料、农副产品加工的副产品(饼粕类、米糠、麸皮等),屠宰场的下脚料以及各种细嫩的陆草、瓜果、菜叶等。该虾养殖中的饲料比较容易解决。 4.繁殖与生长 红螯螯虾没有确定的繁殖季节,当水温在20~30℃时,一年四季都可进行繁殖,并且有多次产卵现象。每次产卵量因个体大小而异,一般年产卵量在0粒左右,受精卵粘附于雌虾的腹肢上孵化发育,孵化出的幼体仍附着于雌虾的腹肢上生活一段时间,经几次蜕皮后,才离开母体自由生活。 红螯螯虾从稚虾生长到成虾的整个生长过程中经过多次蜕皮。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刚孵出的稚虾每次蜕壳的时间间隔较短,在1~2天蜕壳1次,随着身体的长大,蜕壳间隔的时间也就延长。在蜕壳期间,该虾最容易受敌害生物或同类侵食,是该虾引起死亡的危险期。若在此期间人为捕捉、搬动、水质差或缺氧则更易死亡。 5.防逃 红螯螯虾攀爬能力很强,在夜晚或阴雨天喜欢到陆地上活动,因此饲养红螯螯虾的池塘必须建有防逃设施。用于红螯螯虾防逃的设施可采用带飞檐的土墙、砖墙及塑料板等,高40厘米左右。 隐蔽物及防逃设施。为了防止亲虾的自相残杀现象,在高密度放养的培育池中加竹筐、挂网、pvc管、毛竹等隐蔽物。由于在土池越冬期间的亲虾容易打洞,最好的防止办法是在水池的斜坡加浇水泥,堤埂周围用塑料薄膜拦高度为30厘米的防逃墙。6.各类型池塘密度建议 放养的密度直接关系到养殖最终效果,放养密度过大,则导致虾生长发育不良;放养密度太小,则会造成水池、人力及物力的浪费。一般视水池的面积、培育季节、虾生理状况及个体大小决定其放养密度。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建议投苗密度:土塘:6千只/亩 水泥池:8千只/亩 河道长流水池:2万只/亩 冬季,虾越冬红螯螯虾的生存水温最低值为5℃。但通过生产过程中的观察,当水温低于5℃,2厘米左右的虾在越冬期间死亡率很高,成虾虽能生存,但1~2个月后也会出现比较多的死亡。因此,搞好虾的越冬工作,保证越冬期间的水温在14~18℃,也是整个养殖步骤的重要环节。 附带澳洲淡水龙虾养殖池塘调水步骤: 每亩根据以下用量生物制剂:1亩池塘需要进水后消*,消*后进行解*,解*后三天培藻肥水,下苗前后用维生素C防止应激,每十五天用一次em菌保持水体肥藻。藻培养起来后可以就投苗养殖。 投苗注意事项:把种苗放在池塘旁边阴凉处,让其自行爬进池塘便可。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ozhoulongxiaa.com/azlxsh/2207.html
- 上一篇文章: 句容市第三届ldquo创业之星rd
- 下一篇文章: 澳洲活龙虾又来到了美丽的大城市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