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红是非多,小龙虾谣言知多少
1.小龙虾是虫子 危害程度:★★★★★ 真相揭秘:小龙虾的真名叫“克氏原螯虾”,是一种淡水虾,根本不是虫子。小龙虾原生地在墨西哥湾附近,尤其是密西西比河河口地带,所以也叫路易斯安那州螯虾。它是最具食用价值的淡水龙虾品种,年产量占整个淡水龙虾产量的70%~80%。 2.小龙虾是为了消灭尸体,经过基因 危害程度:★★★★★ 真相揭秘:我们现在食用的小龙虾确实源自日本。但是小龙虾被引入中国的目的本是用作饲料,之后由于其良好的适应能力在各地繁衍开来。它跟处理尸体、基因改造没有任何关系。 3.小龙虾生活在污水中,专吃垃圾 危害程度:★★★★★ 真相揭秘:小龙虾是杂食动物,生命力也很顽强,能在污染水体中生存,可是不代表它们就是专吃污水和垃圾。现在餐馆的小龙虾基本上都是人工养殖的,投喂的也都是动物性和植物性饲料。它们是吃麦麸、豆饼、水生昆虫幼体长大的。 4.我们餐桌上的小龙虾是从河沟捞的 危害程度:★★★★★ 真相揭秘:早期确实有不少小龙虾是从河、湖甚至稻田里捕捉,但随着这些年小龙虾受到追捧,各地野生小龙虾的密度根本不足以满足捕捞需要,现在餐桌上的小龙虾大多属于养殖小龙虾。 5.小龙虾体内重金属超标几百倍 危害程度:★★★★★ 真相揭秘:小龙虾的环境适应能力确实很强,能够在污染严重的地方存活下来。但是它摄入的重金属大部分被转移到了外壳。随着其不断生长和脱壳,这些重金属*素被移出体外,所以肉里的重金属未必会超标。 6.吃小龙虾会造成“横纹肌溶解症” 危害程度:★★★★★ 真相揭秘:专家对搜集到的样品进行了各种检测分析,并未发现异常,也没有找到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物质,最终这一事件被定性为“哈夫病”。哈夫病是一类原因不明的横纹肌溶解症,世界各国均偶有发生,一般是吃水产品后24小时内发病,除此之外没有明显的规律。除了吃小龙虾,吃海鱼、淡水鱼都出现过类似案例。 7.蓝色小龙虾是重金属污染造成的 危害程度:★★★★☆ 真相揭秘:虾壳上的颜色主要由甲壳内的甲壳蓝蛋白和虾青素共同形成,根据含量和结合程度的不同,可以呈现出红、橘红、蓝、青、白和黑等多种颜色,比如澳洲龙虾主要以蓝色为主。小龙虾变成蓝色的原因可能有:第一,甲壳蓝蛋白基因突变,导致其和虾青素的结合能力或分布改变,从而改变了小龙虾的颜色。第二,虾青素合成通路改变,使得它不能正常合成虾青素,从而不能显现小龙虾通常的红色。这和水体被重金属污染没关系。 8.小龙虾头部吃了会中* 危害程度:★★★★☆ 真相揭秘:小龙虾的腮在头部,而腮的作用主要是过滤,里面可能含有一些杂质,如果清洗不干净的话,可能会引起肠炎。清洗干净,煮熟煮透,一般都不会引起不适。当然,小龙虾的确可能携带寄生虫,但这也不是它的专利,其他水生生物同样可以携带。 9.中国以前没有小龙虾 危害程度:★★★☆☆ 真相揭秘:中国有四种原生态的正宗小龙虾,它们是东北黑螯虾、南京黑螯虾、史氏拟螯虾和朝鲜黑螯虾。除此之外,还有两种外来物种,即原产美国的克氏原螯虾和原产大洋洲的红螯螯虾,克氏原螯虾遍布中国各地,成为最著名的小龙虾。 10.外国人都不吃小龙虾 危害程度:★★★☆☆ 真相揭秘:小龙虾在美国是很常见的料理食材,美国人吃了上百年小龙虾。年仅湖北省就出口小龙虾多吨。目前出口的小龙虾食品以熟食为主,如龙虾尾、虾仁、茴香整肢虾、辣粉虾、龙虾酱,主要销往丹麦、瑞典、西班牙、英国、法国、美国、加拿大、日韩和东南亚市场,比如欧洲市场上90%的小龙虾就来自中国。 舆情点评小龙虾是中国人餐桌上不可缺少的角色,但有关小龙虾的谣言总是络绎不绝、泛滥成灾,如何控制此类谣言的传播呢? 首先,增强公众对小龙虾的了解。有关小龙虾的谣言总是能够造成很大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公众对小龙虾知识的匮乏,没有辨别谣言的能力。当公众不知道小龙虾的谣言是否可信时,往往会选择“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从而促进了谣言的传播,也给社会带来了危害。因而,增进食品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谣言辨别能力,是公众有待加强的事情。 其次,必须保障食品安全。有很多谣言的诞生都源于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小龙虾也不例外。只有在保证相关食品安全上下功夫,减少与小龙虾有关的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公众对食品的信任度,才能杜绝谣言的传播。 再次,严厉打击造谣者。小龙虾的谣言经久不衰,与造谣者没有受到严厉处罚,不足以产生威慑力有关。只有造谣者认识到造谣的严重后果,才不敢轻易妄为。 最后,媒体要做好把关人。小龙虾的谣言不仅仅是在浠庝簨鐧界櫆椋庣殑涓村簥鐮旂┒涓鍖婚櫌鏇濆厜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ozhoulongxiaa.com/azlxfb/175.html
- 上一篇文章: 从澳洲运活牛到国内,天猫想要如何撬动生鲜
- 下一篇文章: 虾中之龙龙虾趣谈深度美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