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小伙稻田里种出澳洲小龙虾
在合肥,稻田里养小龙虾已不是什么稀奇事。长丰县朱巷镇“90后”小伙梁风成却在水稻田里养起了澳洲淡水龙虾,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两收”,使农田效益倍增,铺就了一条生态致富路。7月3日,记者从合肥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稻虾养殖面积亩,预计新增龙虾产量吨,截至目前,全市稻渔综合种养总面积达万亩。今年上半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公顷,同比略增;水产品产量吨,同比增长4.8%。“合肥产”澳洲淡水龙虾不愁销盛夏时节,走进长丰县朱巷镇陈庄村稻虾养殖基地,安徽民川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梁风成正忙着查看稻田里的澳洲淡水龙虾长势。“这批虾苗是5月份投放下去的,现在个头还比较小,再过3个月,就能长到约2两重,批发价将近70元/斤,根本不愁销。”梁风成告诉记者,澳洲淡水龙虾又称为淡水鳌虾,原产于澳大利亚,是世界名贵淡水经济虾种之一。与小龙虾相比,澳洲淡水龙虾个头大,体型饱满,出肉率高,肉质也更加鲜美。丰收季捕捞上来的澳洲淡水龙虾。“虾苗是从海南引进的,今年我们投放了70万尾澳洲淡水龙虾虾苗和75万尾罗氏沼虾虾苗,除掉人工、虾苗等成本,每亩虾稻田纯收入在元左右,比养殖小龙虾收益更可观。”梁风成说。近年来,随着小龙虾养殖加工趋于饱和,养殖收益下降,不少小龙虾养殖户开始转而养殖起了澳洲淡水龙虾,或者采用一种小龙虾和澳洲淡水龙虾轮养的方式,来作为小龙虾养殖的补充。“澳洲淡水龙虾的上市时间是10月左右,与普通小龙虾形成了错位,因此市场前景广阔。基地的龙虾主要销往江浙沪及合肥周边的餐厅。”梁风成说。返乡创业走出乡村振兴新“稻”路梁风成是土生土长的长丰人,早年曾在上海经商。年,他带着妻儿回乡探亲,发现朱巷镇有不少撂荒地。回到上海后,他就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可家人却不同意。“他们觉得我在上海干得还不错,返乡创业干农业,又要吃一番苦。但我心已经留在家乡了,那时候整晚整晚睡不着觉,后来我爱人就说,算了,还是回去吧。”年,梁风成回乡流转了多亩土地,做起了稻虾养殖,一开始,他养的是小龙虾,效益还不错。年,在一次外出学习的过程中,他了解到了澳洲淡水龙虾,开始在稻田里试验养殖该品种,没想到,第一年就“全军覆没”了。梁风成正在查看澳洲淡水龙虾的长势。原来,当时澳洲淡水小龙虾已到收获季节,但梁风成想等虾长大点再对外出售,谁知遇上了连续一周的低温,虾全冻死了。“当时很心疼,半年的心血都打水漂了。这种虾对于温度要求很高,低于14℃它就不进食了,低于5℃就会被冻死。”梁风成说,虽然第一年亏了不少钱,但他找到了失败的原因。而后几年,梁风成养殖澳洲淡水龙虾越来越得心应手,去年他又增加了新的品种——罗氏沼虾。“在稻田里养虾很省事,虾的粪便能为水稻生长提供营养,稻田既能为虾‘遮阴’,又能为虾提供食物,可以说是一举多得。”不过,对于梁风成来说,养虾并不是公司的主业,大米的加工、销售才是他的重心所在。借助稻虾共生这一种养模式,种出来的米更加绿色健康,销路也十分广阔,公司年产值近万元。公司还建成了大米加工厂,日加工大米约80吨,带动了周边户群众就业。文字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卫晓敏摄影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高勇来源:合肥日报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ozhoulongxiaa.com/azlxjz/15999.html
- 上一篇文章: 吃播的背后有买卖有变态
- 下一篇文章: 姑姑40岁生日,被姑父当众暴打,我把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