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传统石墨烯电池的“柔性太阳能电池”、能从源头处理油田危险废物的“生物制剂”、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兰花产业”……11月12日,第四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决赛在我市举行。来自全国30余个省级行 区域的个参赛项目经过县区、地市和省级层层选拔,最终92个优秀项目成功晋级决赛,其中主体赛创新组30个、创业组30个,创业扶贫专项赛32个。创新组选手在回答评委提问(记者*原珂摄)晋级项目中,既有人工智能、先进制造、光电信息等高科技项目,也有医疗健康、现代服务业等解决人们生活痛点的技术或模式创新项目,还有教育培训、旅游休闲等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人文创新类项目和现代农业项目……回顾此次大赛,有竞争、有收获,有亮点、有惊喜,有温暖、有感动。创新成为带动就业“新引擎”“石油是我们国家的战略物资,现在石油开采一般都是注水开采,因此会产生大量污水,而在处理污水的过程中又会产生一种二次污染物——含油污泥,这类危险固体废弃物占到总石油污染物的40%,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将对环境造成巨大影响。”路演现场,来自新疆克拉玛依的董丁为大家介绍了这次的参赛项目——《油田危废源头治理项目》,他说,团队用了7年时间尝试了各种方案,最终选择了一种协同处理技术,通过在含油污水中加入自主研发的生物药剂,从源头进行治理,实现变废为宝。目前该技术已经开始应用,每天的污水处理量达到了立方米,而且还能减少55吨废水排放、回收16吨原油。谈起这个项目,董丁自豪满满:“我是土生土长的克拉玛依人,化学工程系研究生毕业后,我带着我的研究课题返乡创业,经过几年尝试后进行了工业化的应用,到目前为止,国际上还没有出现过类似技术,可以说这项技术弥补了业内空白。”处理过程是否实现零污染、目前应用情况如何……在随后的6分钟评委提问环节,多位资深投资人和创业导师深度聚焦项目发展潜力和风险等问题,与董丁展开交流探讨。“不管成绩如何,通过这次大赛拓展了我的视野,评委们提出的问题和意见也让我受益匪浅,使我意识到项目还有不足,今后仍需努力。”董丁说道。创业开启乡村振兴“新路子”除了各类高精尖科技项目百花齐放,此次比赛中引人注目的还有一批“接地气”的扶贫项目。在这里,观众可以看到来自海南三亚的澳洲淡水龙虾、贵州遵义的辣椒、河北承德的笤帚苗、广西南宁的兰花、福建安溪的铁观音……可谓精品荟萃、琳琅满目。来自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的温文溪这次带来参赛的项目是自己一手创办的铁观音制作技艺传习所。“安溪原来是有名的铁观音茶叶产区,然而,由于过去不少茶园管理粗放,大面积使用除草剂、化肥,使土壤衰化板结严重,加上粗采滥制,导致茶叶质量大大下降,茶企高价也收不到好茶。”为改变这一现状,从部队退伍后的温文溪潜心研究制茶技术,创办了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传习所,一方面,通过茶园管理指导、制茶技术传授,为茶农指出问题、开出处方,提高茶叶质量;另一方面,承诺农户毛茶价格提高3倍、兜底包销,通过传习所、茶农、茶企三方的良性合作,拓宽茶叶销售渠道、提高茶农种茶积极性。透过大赛,我们发现像温文溪这样的创业者其实不是个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眼光聚焦农村、农业、农民,帮助贫困乡村开拓出一条产业振兴的“新路子”。“这次比赛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参与,参赛者包括高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科研人员、技能人才、退役 人、返乡农民工、残疾人等各类人群,年龄从20岁到70岁不等。”第四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专家委员会成员、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付鹏说道,参赛项目也丰富多样,体现出了很强的包容性和吸引力,社会效益愈发凸显。

文章作者:程丽媛

责任编校:曹璇月江超

审核:余珺

监制:苏小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ozhoulongxiaa.com/azlxsh/6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