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微笑新疆微笑、新视觉,让你以不同角度了解新疆!18篇原创内容

作为一个从小在新疆长大的丫头子,不知道为什么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最想做的事情竟然是逃离新疆,就像大家都说的那句话:留在疆内的人想出去上学,在外地上学的却想念新疆。

所以在高考完后,我怀着对外地的憧憬与期待,拖着装满父母沉甸甸的爱的行李箱,跨越三千多公里来到了湖南。

在许多人眼中,湖南可能是沈从文先生笔下淳朴和谐的古镇村庄,可能是陪我们一起长大、每周六定点播出的《快乐大本营》,可能是毛主席站在橘子洲头所观的“万山红遍”。

但是在我眼中,湖南是一个时时刻刻充满烟火气息,拥有独特“湘”“辣”文化的地方。特别是湖南的美食,真的十分上头!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地处中国中部、长江中游,因大部分区域处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的湖南省吧~

关于茶颜悦色

一说到长沙,想必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必然是每走几十米就有一家分店,而且门口永远排着长队的茶颜悦色吧!

一个来自湖南长沙的的中式古风茶饮品牌,目前仅在长沙、常德、武汉开设分店。

茶颜悦色有奶泡和奶油两种,爱喝清淡的人会更喜欢奶泡款,爱喝甜味的人当然是会更喜欢奶油款。

▲图片来源:

茶颜悦色官方微博

去某书上搜“茶颜悦色”,打卡榜单第一的一定会是幽兰拿铁!但是小编今天第一个推荐的不是它,而是蔓越阑珊!

它是茶颜悦色奶油款唯一一种酸甜口味的饮品,是由蔓越莓酱+红茶+奶油+蔓越莓干组成,茶底里还有蔓越莓果粒。

第二是最受大家欢迎的幽兰拿铁啦!红茶+牛奶+奶油+碧根果构成了它的独特口味,赢得了众人的芳心。

第三、第四、第五依次是具有独特巧克力口感的芊芊马卡龙、清新抹茶味的抹茶葡提和“别有一番风韵”的人间烟火。

奶泡款强烈推荐的是纯正乌龙茶味的筝筝之鸳,喜欢桂花香的朋友们一定不能错过的桂花弄!

对了,夏季时,茶颜悦色还有各种时令水果茶,清新柚子茶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喝起来清清爽爽!

关于湘菜

湘菜,又叫湖南菜,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八大菜系之一。早在汉朝就已经形成菜系,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三种地方风味为主。

热情的“弗兰”人,用塑料普通话和独具特色的美食欢迎着五湖四海的人!

小炒*牛肉、酸辣鸡杂、辣椒炒肉、烧辣椒擂皮蛋、毛氏红烧肉、剁椒鱼头……

这些算是湘菜中的代表菜。

“辣味烈性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长沙小龙虾也是湘菜中很有名的一道菜。

张爱玲曾说出名要趁早,相比邻居武汉,长沙小龙虾成名更早,以“口味虾”享誉全国,各地麻辣小龙虾基本脱胎于此。

每年夏天,长沙人对小龙虾的热爱可谓突破天际——剥得手痛,吃得汗流浃背。

关于臭豆腐

长沙臭豆腐是湖南省长沙市的一道传统特色小吃,该小吃又被长沙当地人称为“臭干子”。

其色墨黑,外焦里嫩,鲜而香辣,焦脆而不糊、细嫩而不腻,初闻臭气扑鼻,细嗅浓香诱人。

在长沙当地,黑色经典臭豆腐的确是一家颇具名气的店。

黑色经典臭豆腐已发展成为口碑极佳的臭豆腐品牌。

因为它外酥里嫩,臭中溢着香,香里透着臭,令食客在这隐约微妙的味道中流连忘返。

正宗的长沙董顺桃小粒臭豆腐和小摊上做的臭豆腐的区别主要在于卤水。

可以说卤水是臭豆腐的灵*,董顺桃小粒臭豆腐的卤水由数十种原料浸泡发酵而成,发酵后的卤水成为臭豆腐——臭豆腐胚的原料。

关于香肠

长沙大香肠是非常受欢迎的一种小吃!

相传老长沙东区有一老街名曰“壹仓里”,壹仓里7号有外迁入湘的金氏人家,其祖辈自创一套手工肉肠制法,常以肠待客,颇得街坊良好口碑。

后得众邻提议在自家开窗设档,食客蜂拥而至,口口相传,其间虽断续经营,其制肠手法依然得以相传至今。

你是否知道有个冬瓜山,冬瓜山有一个炸香肠的陈百万,一个路边摊一年能赚百来万。

说起长沙小吃,不少长沙人都能随口念出长沙小吃的歌谣:“杨裕兴的面,徐长兴的鸭,德园的包子真好呷;和记的粉,半雅亭的面,火宫殿的小吃香又辣。”

这些是长沙民间流传的小吃民谣,每一个老字号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一种怀旧之情,一丝挥之不去的乡情、留念。

关于粉

在来湖南之前就对“常德米粉的发源地”这一称号略有耳闻。因此我就在想,常德的粉应该和新疆的炒米粉差不多吧,但我没有想到,它和新疆炒米粉迥然不同。

这是新疆的炒米粉,左边是鱼排炒米粉,右边是鸡肉炒米粉。

这是常德米粉,左边是辣子鸡丁粉,右边是青椒肉丝粉。

常德米粉既有卤粉,也有粉汤。米粉主要原料是大米,早籼米经过十几小时水浸、打浆、加热定型等特殊工艺制成,洁白、混圆、细长且有弹性的粉条。只需用开水烫热,加上作料后即可食用,吃起来润滑可口、风味独具。

“呷粉克不咯?”是长沙人在欠楼下那碗清清澈澈的原汤肉丝粉,加点酸豆角还要加个蛋。

“完回克七饭切!”是常德人在欠一桌子咕噜噜的钵子菜,钵里炖着牛杂、腊肉和外婆种的小菜。(欠,在湖南方言里是想念的意思。)

常德饮食店的米粉,有免码粉与油码粉两种,按照粗细可分为米粉、米面两类。

粗粉在湖南其他地方叫扁粉,在常德叫米面。

这是鱼粉,里面有鱼肉片或是整条鱼,有些店铺里的粉是五彩的。

当我第一次吃到常德米粉的时候,我才知道它与新疆的炒米粉完完全全不同:一种是炒的,一种是拌的;一种是粗粉,一种是细粉。

湖南的粉在某种意义上,有点类似于盖浇粉。

他们把浇在粉上面的料理称为“码”,码的品种则五花八门。它可以是西红柿炒蛋,也可以是麻辣牛肉等,只要是家常菜,那就都可以浇在粉上。当然,也可以是鱼汤煮成的粉,鱼粉也是当地的一大特色。

关于鸡公煲

从小吃牛肉、羊肉长大的新疆人对肉的需求确实要比湖南人高些。同样的肉,做出来的菜品风格各异,尤其是我最喜欢吃的大盘鸡。

鸡公煲是我在湖南找到最好吃并且和大盘鸡最为相似的一个菜。它是用砂锅焖熟的,做法和味道跟大盘鸡可以算得上是旗鼓相当。

鸡公煲里加一些金针菇、千页豆腐、腐竹等配菜,豆腐缝隙间都渗满了汤汁,那种口感简直妙极了!

关于烧烤

湖南烧烤以湘西烧烤为主打招牌,特色:牛油、牛肉、牛板筋、烤猪蹄、烤猪心、烤牛鞭、烤鱼,江湖口味虾的一种。除此之外还有岳阳烧烤美食城,作为老牌岳阳烧烤的代表,招牌菜有虾尾、油爆虾、烤羊肉、烤羊排等。

牛油并非普通的牛肉脂肪,而是选自公牛的胸,大部分都是脂肪,还带有一点瘦肉。它的口感是上好的,但是产量很少,一头公牛也只有一两斤的量,所以岳阳人也称其为“牛*金”。当牛油切开时,还能看到里面的瘦肉,将其切成三厘米的方块,串在签子上就可以了。

还有特色火盆烧烤,半成品是提前用多种香料中草药秘制成的酱料和纯天然菜籽油腌制好的。噼里啪啦的炭火上,香猪五花滋滋冒油,外焦里嫩,肥而不腻。

自助烧烤也必须拥有姓名的。桌子中间放炭火,上面放置了烧烤架子,还会自动滚动把肉翻面,特别有趣,这样的吃法是很新奇的。

关于辣椒

说到湖南人的口味偏好,很多外地人都会脱口而出一个字:辣!

这样说,一点也不为过。

据说辣椒原产于南美洲热带地区,明末才传入中国。湖南地理环境古称“卑湿之地”,多雨潮湿,很适合种植辣椒。辣椒有御寒祛风湿的功效,加之湖南人终年以米饭为主食,食用辣椒可以直接刺激唾液分泌,开胃振食欲。吃辣的人多了起来,便形成了嗜辣的风俗。

对湖南人来说,剁椒拌饭就是最普通不过的家常菜了。

如果非要比湖南的辣和新疆的辣哪个更辣,我说不出来。很多同学会问我“你能吃辣吗?”我会跟他们说:“要不你去我们新疆尝一尝爆辣炒米粉,你就知道了。”虽然我们不以能吃辣而著称,但我们吃辣的水平那也必须是歹得很。

湖南人不分男女老幼,普遍嗜辣。

无论是平日的三餐,还是餐厅酒家的宴会,或是三朋四友小酌,总得有一两样辣椒菜。

连吃个早餐也要放大把的辣椒,吃得大汗淋漓,那才舒服!爽!

这就是湖南人的口味,也是湘菜的个性!

关于酱板鸭

说到常德,最著名的必然是中国四大名鸭之一——常德酱板鸭。

酱板鸭是常德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风味美食。它以其独特口味“香、辣、鲜、醇”著称。观之红光油亮、闻之酱香浓郁、尝之香辣爽口,且脂肪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享有“常德一绝”的美誉。

关于麻辣烫

湖南益阳麻辣烫和别的麻辣烫不一样,荤素一锅煮,价格五毛至两块不等。

冬天三五人凑在滚滚开的大锅旁,吃得龇牙咧嘴的,十分惬意!

第一个强烈打call的必须是煮得软糯Q弹的鸡爪,非常入味,点的人也超多。一个人吃十个都不叫事,根本停不下来的节奏。

“湘湖莼菜出,卖者环三乡”

“项里杨梅盐可彻,湘湖莼菜豉偏宜”

“店家菰饭香初熟,市担莼丝滑欲流”

“小艇湘湖自采部……携友菜采湘湖路”

这些都是陆游南下湖南写下的诗句,可见,对于湖南的“吃”,一句两句是说不完的。

在湖南的这几年,每天都在尝试新的美食,体会不一样的“湘文化”,虽然吃着抓人胃口、让父母不再担心我不吃饭的湘菜,但有时还是会想念家乡的菜肴。

各位在湖南上学的新疆小伙伴们平时都在吃什么呢,或者你在哪个城市上学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故事~

来源:我从新疆来

编辑:良言

审核:初心终审:王晋

侮辱先烈被抓的百万大V:公然给赵薇洗地,屁股早已坐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ozhoulongxiaa.com/azlxjz/12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