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食记话说小龙虾
项目管理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s://www.edunews.net.cn/2021/ywbb_1008/144576.html 不知从何时起,小龙虾成为夏天餐桌上的活跃分子。白天的热度刚刚退去,刚下班的人们饥肠辘辘,等待着和朋友家人共聚一堂,唆虾畅饮的时光。各家排挡也纷纷将桌椅搬到户外,锅里各种口味的小龙虾正在随时候命。大钳子举在胸前,像酷酷的摇滚明星。 ▲rock 麻辣、蒜泥、十三香等做法平分秋色,各有其忠实的唆食者。虽风味不同,但好吃与否,主要看小龙虾是否够大,虾*是否饱满,虾肉是否紧致,咬起来有没有弹性。有人专好吃尾巴肉的,有人偏爱头部的虾*,也有好煮龙虾浸过的汤汁泡饭这一口。是否入味也成为大部分人评判好吃与否的重要指标。 不论如何,值得一提的是,现代都市里的人们终于在吃小龙虾的这一刻,彻底放下了手机,一心一意地专注在眼前的食物,像一个史前人类那样享受自己动手剥壳的乐趣。 你一吸,我一吮,好像胃里燃了火,恍恍惚惚。 ▲图片来自网络 话说小龙虾在中国人餐桌史上的地位从没有像今天这么高过。为求证,我特地查找了过去人们餐桌上小龙虾存在的证据,结果连个须子都没看到。龙虾倒是有,不过说的也是西洋的那种大龙虾,或者又被叫做澳洲小龙虾。直到大约改革开放20年左右。小龙虾第一次出现在自家的餐桌上。 90年代左右的夏天,孩子们经常顶着酷暑,来到家附近的水沟边,沟两旁的淤泥上有着大小不一的洞眼,它们就潜伏在里面避暑。胆大的孩子直接用手进去掏,有些就用竹竿自制一个钓鱼竿,用些食物引诱它们上钩;到了天刚亮时,龙虾都侧着身子浮出水面,附在水草上,呼吸早晨的新鲜空气。有经验的孩子就用一个竹竿,前面绑上圆形的网,轻轻一挖,一挖一个准。“那时候总是逮太多,然后就拿去卖。两毛钱一斤,最贵五毛。”老哥回忆说。“上次去菜市买菜,看见人工饲养的小龙虾,一问三十八一斤。”他又补充到。 ▲图片来自网络 而且吃法也和现在不一样。 “我们是水煮熟,去壳,用尾巴肉和青椒炒。最后用汤汁拌饭,美味。” “我们是红烧。不过我那时比较爱吃尾巴肉,头倒不怎么爱吃。” “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都开始热衷于吃小龙虾了呢?” “好像是在年以后比较火。” 记得没错。年,江苏省盱眙县就以食物主打,举办了“龙虾节”。此后每年6月或7月左右就开始万人嗨吃小龙虾的狂欢。在去年的第十七届龙虾节上,一顿饭就吃掉了近50吨小龙虾。原本的地方龙虾节也请来各路明星,一路发展为国际龙虾节。 ▲图片来自网络 某种程度来说,盱眙就像美国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依靠小龙虾发家致富。由于路易斯安那州南部靠近墨西哥湾的地方,存在大量的天然沼泽和水塘,早期的美洲原住民和欧洲殖民者就很喜爱吃这淡水小龙虾。在当地口语里,小龙虾被叫做crawfish,正式说法也可以是crayfish,这最初也都是来自法语。为何? ▲菜名:crawfishboil 40年代乡村音乐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汉克·威廉姆斯写过一首歌,流传至今。什锦菜之歌“Jambalaya”,里面唱到:Jambalaya,a-crawfishpieand-afilletgumbo……中文大意为:什锦菜,小龙虾派和里脊秋葵。这首歌的背景正是在美国南部密西西比河流域,叙述一群移居美国的法国后裔仍保持其传统的庆祝活动。 ▲crawfishpie来自谷歌图片 可见,法国人和路易斯安那州的人们一样,小龙虾也是人们餐桌上的一道菜。至于做法,法国人主要取虾肉来烹饪成典型的法国式精致菜肴。而美国南部包括墨西哥人吃起小龙虾来和中国人一样豪放不羁。 当钟爱的旅行节目制作人菲尔来到新奥尔良蹭饭,第一次看到小龙虾时,他的两只大眼睛瞪得更圆了:这一大盆是给一个人吃的?!一旁的本地老饕露出蜜汁微笑:这根本没什么。也就1到2公斤的样子。 ▲截图来自netflix纪录片:somebodyfeedPhil 菲尔吃得笨手笨脚,显然需要指导。 “我们从不剥壳,要这样!”老饕说着便对着扳开两半的龙虾,各吸一口。 “whaaaat?”菲尔简直不敢相信对方竟然光靠牙齿和舌头,一咬一吸,两口就解决了一只龙虾。 “如果不吸头部,就不是吃小龙虾的正确方式。”老饕特地强调到,“使劲吸!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ozhoulongxiaa.com/azlxsh/11046.html
- 上一篇文章: 加拿大龙虾原产地视频四龙虾渔业和可持
- 下一篇文章: 疫情过后,欢迎到盱眙剥小龙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