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编辑部

伦敦桥我们从电影里来,再回电影里去。

六月的上海,潮湿,闷热,梅雨季节能把人腌成一坨咸菜。

几乎每一年上海电影节,都是在这样的情景下开幕与落幕。

昨天是上影节最后一天,前天的闭幕式将本届最佳影片颁给了章宇、 的新片《东北虎》。

而时光君也随之告别为期一周的光影之旅。

在弥漫着小龙虾味的上海之夏,每天看电影到半夜,成为家常便饭,烂片踩雷率为0,整个过程几近圆满。

回过头不得不感慨,电影的发明,真是带给人间的一场好梦。

时光君这次仍以“媒体+影迷”的双重身份,参与其中。

不仅受邀参加了不少新片发布会活动——

见证博纳“中国胜利”三部曲的官宣,宁浩坏猴子影业的新项目起航,万达之夜公布年度超长片单……

更如愿看到本届最想看到的几部电影——

4K修复如《教父3》《阮玲玉》《薄荷糖》,抢手新片如《东北虎》、洪常秀柏林获奖作《引见》等等。

唯一遗憾的是,没能抢到传说中岚演唱会纪录片的票。

号称“小天团“的日本偶像组合,已于去年正式解散,最后的亚洲巡回演唱会,因为疫情,只能以纪录片的形式与中国粉丝见面。

粉丝的狂热,一度把*牛票价炒到往上,开票前所有影迷都跟着摩拳擦掌,谁抢到就是赚到。

本届热门程度吊打所有影片的一部

除此之外,上影节还准备了纪念已逝作曲家莫里康内的“镖客三部曲”,《荒野大镖客》《*金双镖客》《*金三镖客》。

“福音战士新剧场版“三部曲(《序》《Q》《破》,可惜没有最新的终章),《浪客剑心》全五部,“高达”系列等,皆是一票难求的热门。

说说时光君自己看的几部片子。

老片《教父3》《薄荷糖》,都是大银幕值得一看的影史经典,老科波拉和李沧东,一个胜于导演技法,一个自创出神剧本,作为影迷,只有膜拜的份。

而这次观感大升的,还有关锦鹏执导、张曼玉主演的《阮玲玉》。

二刷之后,才意识到本片的拍摄难度,可参考许鞍华拍失败的《*金时代》。

关锦鹏的野心不在于,只拍一部常规的阮玲玉传记片。

他和几位主演的幕后采访、聊戏过程,穿插于阮玲玉最后几年的生命,其目的是以当下的时代、演艺圈、女性视角,去对视当年阿阮的处境。

张曼玉演的不是阮玲玉,两者既不形似也不神似,所以只是演出“张曼玉扮演的阮玲玉”,达到多重间离的效果。

即便如此,它还是能把人看入戏。

观影时,当阮玲玉的情夫唐季珊拉着她说,“我们要做一对高贵的奸夫淫妇”时,全场爆发一阵如雷的掌声。

影片结尾,阮玲玉因“人言可畏”选择自杀,周围隐隐听得抽泣声,因此更觉哀婉。

观影氛围,会一定程度影响影片观感,这也成为时光君最难忘的一段回忆。

同样的道理,可用于日本恐怖片《树海村》,导演清水崇代表作正是《咒怨》系列,只不过近年水平下滑,票房爆款有,质量佳作少。

《树海村》作为上影节“午夜惊奇”单元的一部新作,特意选在晚场放映,看完午夜11点左右。

时光君走出电影院,腿是软的。

电影真有多吓人到不一定,但我前后左右座位,莫名空无一人,旁边隔着过道,还有个泛着绿光的“安全出口”。

这种无依无靠的氛围下,看一部真的有*的*片,别提多带劲了……

所以《树海村》目前评分不高,也足以成为近几年看过最吓人的恐怖片。

它的故事基本上是日版《红衣小女孩》,完成度肯定要更高,类型爱好者可以一看。

数数图中几只手

国产新片之中,重头戏莫过于入围金爵奖评选的《东北虎》。

东北导演耿*前作《轻松+愉快》入围过金马奖。

男主角章宇坚持底层丧逼路线,女主角 则挺着孕肚,彻底转型,完全让人笑不出来。

两人在戏里,演一对貌合神离的夫妻。

映后影片主创全员出席,晓章以新戏的光头形象登场,有观众提及胡波导演,他还当场鞠下一躬。

尽管耿*在影片中,加了不少冷幽默的段落,以效法自己的偶像考里斯马基。

很多人还是章宇的角色身上,联想到《大象席地而坐》。

章宇在《东北虎》里演一个失意的中年人徐东,爱着怀孕的妻子,却多次与人出轨。

面对衰败没落的东北小城,他压抑着,也愤怒着,可就像动物园里独留一只的东北虎,再也不嘶吼,因为没有同伴,能与他对话。

生活上的风流,似乎是徐东对这个世界的反叛,不知道从哪个时刻起,他不再相信妈妈“明天会更好“的安慰。

这几乎就是《大象》里角色的中年状态。

不过影片整体,对比《大象》,还是差点意思,具体留待日后上映,我们再来细谈。

而上影节和其他电影节最大的不同,那就是一定要看日本电影。

无论片子质量如何,在关键的情节点,总会有演员的迷弟迷妹,发出热烈的回应,或是欢呼,或是笑声,仿佛置身大型追星现场。

这与上海日饭之多,笑傲全国其他城市,不无关系。

能与懂梗的同好们,在电影院暗室中,以掌声交流情感默契,是坐在电脑前独自啃资源无法比拟的。

电影节对影迷、观众的意义,正在于此。

最后,时光君想以文字记录下《怒火·重案》发布会上发生的一幕。

本片是香港已故导演陈木胜的遗作,主演是甄子丹、谢霆锋,发布会过程中,自然少不了追忆陈导的环节。

据说他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仍在和甄子丹讨论着《怒火》的制作,从不抱怨病痛。

敬业专注,对电影的热爱,更让人为他58岁英年早逝,感到惋惜。

活动结束的合影环节,片方搬上一个导演席,留给陈木胜导演,和他交情颇深的两位主演,背过身,去擦泪。

其实在电影节的舞台上,总不乏类似的动情时刻。

拥有一张心爱电影的票根,当然值得发朋友圈炫耀;看完影片后,全场一次又一次的掌声响起;在赶场间隙,和相识的影迷朋友进行映后谈,延续观影的兴奋……

今年的上影节结束了,接下来就等着8月的北影节。

如果你爱电影,一定要找机会体验一回其中的快乐。

主会场上海影城的日与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ozhoulongxiaa.com/azlxzf/13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