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姿势那些关于小龙虾的传言你都信了吗
又到了吃小龙虾的季节,你是否还对这种美食存有顾虑?小龙虾都长在污水里,重金属超标,外国人从来不吃?大河君今天就给大家伙分析下那些关于小龙虾的传言。 1.小龙虾到底是什么?是虫子吗? 小龙虾的真名叫“克氏原螯虾”,学名叫Procambarusclarkii,是一种如假包换的淡水虾。它和龙虾有亲戚关系,分类学上它们都是“十足目”。 小龙虾原产于美国东南部,所以又叫美国螯虾。原生地在墨西哥湾附近,尤其是密西西比河河口地带,所以也叫路易斯安那州螯虾。它是最具食用价值的淡水龙虾品种,年产量占整个淡水龙虾产量的70-80%。 2.中国以前有小龙虾吗? 其实中国有四种原生态的正宗小龙虾,它们是东北黑螯虾、南京黑螯虾、史氏拟螯虾和朝鲜黑螯虾。除此之外,还有两种“外来和尚”,原产美国的克氏原螯虾和原产大洋洲的红螯螯虾,只不过克氏原螯虾技高一筹,在中华大地遍地开花,成为最著名的小龙虾。 美味的小龙虾其实是入侵物种,这种虾性情凶猛,繁殖快,环境适应能力极强,对“原住民”也会造成威胁。 3.小龙虾是为了消灭尸体,经过基因改造而引进的? 网上有传闻说:“驻中国的日 生化部队因为要处理大量的尸体,将克氏螯虾经过一系列的基因改造,变成小龙虾,运到日 驻地担任起水体清洁的工作。”这种说法相当荒唐,年沃森和克里克才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上世纪70年代人类才开始DNA重组技术的应用研究,侵华日 搞基因改造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4.日本不吃小龙虾?外国人都不吃吗? 小龙虾在美国已经吃了上百年,小龙虾的买卖也逐步从乡间集市走向大宗交易,目前全球每年的贸易量超过30万吨。小龙虾在美国是很常见的料理食材,通常和马铃薯玉米水煮搭配卡疆粉(Cajun)调味。美国用于食用的小龙虾有98%产自路易斯安娜州,该州在年将小龙虾选为州代表动物,并且每年都举办“小龙虾节”。 外国人吃不吃小龙虾还可以看看出口数据,年仅湖北省就出口小龙虾多吨,全国的出口量至少是数万吨。目前出口的小龙虾食品以熟食为主,如龙虾尾、虾仁、茴香整肢虾、辣粉虾、龙虾酱,主要销往丹麦、瑞典、西班牙、英国、法国、美国、加拿大、日韩和东南亚市场,比如欧洲市场上90%的小龙虾来自中国。 5.小龙虾生活在污水中,专吃垃圾? 小龙虾是杂食动物,主要的食物是水底的有机质,水草、藻类、水生昆虫、有机碎屑都是它的食物,当然它也吃小鱼、小虾、贝类等活物,甚至在吃不饱的时候同类相残。正因为它食性杂,所以生命力很强,能在污染水体生存。但是餐馆的小龙虾基本上都是养殖的,比如北京簋街的基本上都来自盱眙的养殖场。在养殖环境中,要根据生长需要,投喂动物性和植物性饲料,比如麦麸、豆饼、水生昆虫幼体等。 小龙虾能忍受污染的水质,但它们并不喜欢那样的环境。有学者专门做了实验,发现小龙虾更倾向于选择新鲜的食物,更喜欢清洁的水源,所以生活在污水中纯属被逼无奈。而且,小龙虾对环境的忍耐也有限度。如果水质差,小龙虾不仅繁殖困难,而且也长得差,脱壳慢。 6.食用小龙虾是从野外河沟捞的? 早期确实有不少小龙虾是从河、湖甚至稻田里捕捉,但随着这些年小龙虾受到追捧,各地的野生小龙虾的密度根本不足以满足捕捞需要,现在餐桌上的小龙虾都是养殖的了。 7.小龙虾体内重金属超标几百倍? 小龙虾能在污染严重的地方存活下来。但是它摄入的重金属大部分被转移到了外壳,随着不断生长和脱壳,这些重金属*素被移出体外,所以肉里的重金属未必会超标。有些研究数据表明,除了外壳,小龙虾体内的重金属大多集中在鳃和内脏中,而鳃和内脏主要集中在头部,我们吃的尾部并无太多重金属,所以引起中*的可能性不大。 监管部门在日常的抽检中并未发现小龙虾污染物超标的问题,比如湖北省年对小龙虾农药残留情况进行过大规模检测,对9个县市、14个村镇、4万多亩虾稻连作田开展调查,采集土壤样品和水样各个,抽取虾样个。结果显示在全部个虾样中,未检出农药残留超标。农业部对湖北省小龙虾产地连续多年进行抽检,也没有发现药残超标。年湖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共抽检小龙虾一万多吨,主要出口到欧盟、美国,检测项目包括微生物、重金属残留、兽药残留等,批次检测合格率为99.8%以上,没有任何国家提出通报。 8.小龙虾携带肺吸虫,易造成“横纹肌溶解症”? 南京曾经发生过一次多人因“横纹肌溶解症”入院的事件,流行病学家从病人就餐史分析,高度怀疑小龙虾是导致这一事件的元凶。但是专家对搜集到的样品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检测分析,包括致病菌、重金属、农药残留、抗生素残留、激素、寄生虫、藻类*素等,并未发现异常,也没有找到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物质,最终这一事件被定性为“哈夫病”。 哈夫病是一类原因不明的横纹肌溶解症,世界各国均偶有发生,一般是吃水产品后24小时内发病,除此之外没有明显的规律。除了吃小龙虾,吃海鱼、淡水鱼都出现过类似案例。 网上也有种说法,认为是“洗虾粉”导致了横纹肌溶解症。实际上洗虾粉的主成分是草酸,它从机理上就不具备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可能。尽管它的确酸性较强,但是由于是水溶性,洗完之后又经过很多加工程序,不可能在虾身上有很高的浓度。我们平常吃的很多蔬菜里也富含草酸,比如菠菜。 当然,小龙虾的确可能携带寄生虫,但这也不是它的专利,其他水生生物同样可以携带,比如蛙、螺、贝、鱼、菱角等都可以。预防寄生虫病的关键是烧熟煮透(比较保险的做法是度烧煮10分钟以上),尤其不要吃生的或半生不熟的小龙虾。 9.小龙虾呈现蓝色是重金属污染造成的吗? 虾壳上的颜色主要由甲壳内的甲壳蓝蛋白和虾青素共同形成,根据含量和结合程度的不同,可以呈现出红、橘红、蓝、青、白、黑等多种颜色,比如澳洲龙虾主要以蓝色为主。网上出现的蓝色小龙虾最大的可能是个别小龙虾的基因变异,这并不稀奇,也与重金属污染无关。 小贴士:吃鱼虾水产要注意什么? 以海底底泥中有机质为生的贝类容易富集铅、镉、汞等重金属和其他污染物,而肉食性的鱼类因为处于食物链顶端,也容易富集污染物。从污染物含量来看,一般是海水鱼高于淡水鱼,肉食鱼高于草食鱼,大鱼高于小鱼。普通消费者可增加食物多样性,通过平衡膳食降低污染物的总体摄入水平。 鱼类是人类优质蛋白、脂类、脂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鱼类及其产品品种搭配、适量食用,对健康总体上是利大于弊的。但要注意,儿童以及准备怀孕、孕期中或正在哺乳的女性应当避免食用鲨鱼、旗鱼、金枪鱼等鱼类产品。控制其他大型肉食性海产鱼类的摄入量,平均每周不超过克为宜。如果觉得某一周吃多了,下一周少吃或不吃即可。 重金属污染导致的急性食物中*其实是很少见的,吃海鲜或水产时真正最大的威胁是微生物,尤其是副溶血性弧菌,目前我国食源性疾病报告病例中它名列前茅。对付细菌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和对付寄生虫一样,烧熟煮透是最保险的办法。此外,尽量不要吃不新鲜、来历不明和不认识的水产品,发生赤潮的海域捕捞的海产也要慎食或不吃,因为这些水产可能带有能造成中*的生物胺、藻类*素或其他生物*素。 辟了这么多谣,瞬间又想起小龙虾的美味了呀,上面说啦,不论是什么样的鱼虾水产,都可能会有微生物、寄生虫的危险,除了烧熟煮透,正确的清洗液是很有必要的呀。 你知道如何清洗它吗?来跟大河君一起学学吧~学会之后,你在家也能方便清洗~ 精彩往下看: 步骤1、浸泡。 将小龙虾放在盐水中泡上15分钟,或养上24小时,这样就会让它自己清洁内脏,并更加方便清洗下腹部。 步骤2、刷肚皮 这是一只新鲜活泼的小龙虾,它的下腹部非常的脏,也是藏污纳垢最多的地方。 闪光灯下的小龙虾的泥巴清晰可见,很恶心有没有。 这时候需要用一把废弃的牙刷,对它的下腹部像刷牙一样刷刷刷 因为刷的时候小龙虾就会用力地甩动它的下身,个人认为泡在水里刷比对着水管流水刷更好。 刷好以后,再用清水冲一冲,得到一个干净整洁的腹部。 题外话,刷小龙虾得比刷牙更用力,刷的过程中,不停查看,重复了好几次才彻底清洁干净,想想餐馆里的小龙虾,你能指望他们把泥巴刷走多少呢? 步骤3、剪刀去掉头部 小龙虾的表面洗干净是完全不够的。由于小龙虾生长环境和吃的东东,在下锅前也要把它的内部清洗干净。 下面这一刀很关键,既要去掉头部的胃(很脏),又不能把头部的*膏去掉。 =剪刀不要剪到底,剪入一半就往外拉,这样一般情况下整个胃就出来了(黑色囊状物),母虾到成熟期,头颈处会含有虾*,所以有虾*的虾子一定是母虾,但没有虾*则不一定是公虾,母虾未成熟也看不到虾*。一般人常见蟹*却少认识虾*,母虾在怀卵前虾头颈部含有虾*,俗称「红头仔」。 步骤4、取肠 小龙虾腹部有一条负责分解传递养料的东西,功能类似肠子,也一定要去掉。 方法很简单,用手掐住尾巴中间那根尾翼左右拧,直到断开为止。 然后慢慢拉出来,这样小龙虾的肠子就跟着出来了 打开它的壳检查一下,果然很干净~ 好了,清洗完毕了哈,就等着下锅啦~ (来源:综合百度百科、果壳、潇湘、华商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ozhoulongxiaa.com/azlxsh/7157.html
- 上一篇文章: 淡水魟鱼的简述水族圈低调分享
- 下一篇文章: 展会上看到那么多海鲜,但你知道怎么处理吗